 |
武术健身 _
健康知识 |
| |
|
太极拳黏手练功-张宝银 |
|
黏手练功是太极拳功夫的一种练功方法。通过此种方法练功,可以使太极拳爱好者逐步达到通体放松、周身协调、行动自然、感应灵敏,加深太极拳爱好者对于“虚领顶劲”,“腰为主宰”,“迈步如猫行”,如临深渊、... |
|
2016-11-26 28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推手三脚平衡和妙脚应用-林汉国 |
|
传统太极拳在训练方法上分为文练和武练。文练者,能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修身养性,培养毅力,以及表演娱乐、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武练者,除具文练者诸多优点外,还展现以下特点。技术... |
|
2016-11-26 99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读《太极圈》有感二则-张宝银 |
|
其一《武术》2011年第9期“名家讲堂”栏目,吴文翰、赵幼斌、张全亮三位老师,谈了对《太极圈》歌诀的体会认识。拜读之后,获益多多。《太极圈》歌诀,原始文字究竟是什么样子?《太极圈》歌诀,逐句逐字... |
|
2016-11-26 90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何时为太极拳题词之谜-唐才良 |
|
《太极拳体用全书》初版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不同在于一本没有的题词,版权页没有黄景华的名字;另一种版本则有的题词,而版权页挤进了黄景华的名字。两版本的不同,孰前孰后,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论。黄建成老师珍... |
|
2016-11-26 23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身法:太极拳走架打手的灵魂-杨志英 |
|
太极拳走架与推手的关系辩证而统一,走架是知己功夫,在与无形的人推手;推手是知人功夫,考验走架的水平。正如郝少如先生(1908~1983年)所言:“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平日行工走架时,就要当作... |
|
2016-11-25 98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慢功调身心 |
|
练太极要集中精神,过程中练习的人必须调整心态,放下压力。关键是,何时愿意踏出第一步。不少本地及外国的医学研究证实,温和的太极拳,能提升平衡力,改善关节炎病征,减慢骨质流失,加强心肺功能,还为都市... |
|
2016-11-25 47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初学太极练腰功-许春英、吕春亭 |
|
李德印老师在太极拳教学中曾经指出,初学太极拳需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练手,第二阶段练腿,第三阶段练腰。我的练拳经历就是经过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最初要学会用手将弧线画圆画准;第二阶段手上弧... |
|
2016-11-25 54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重心落点的辩正-孙玉奎 |
|
有师论重心落点的位置曰:“按照力学原理,身体重量的重心线若位于两脚间距离偏虚脚约三分之一强的地方,就可以使双足踏地有力;这个约三分之一强准确些可以用黄金分割法来度量:即从实脚到虚脚约0.618的... |
|
2016-11-25 72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究竟怎么看“脚下生根”与“去己之根”-翁心诚 |
|
练太极的“根”指什么?指地球引力与人体重心的契合点。有“根”才稳定、才平衡、才圆融,无“根”必不稳定、不平衡、不圆融。故太极拳强调“脚下生根”。但这只是“根”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根”... |
|
2016-11-25 80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我对陈式太极拳泛臀的认识-郭宝洪 |
|
《武术》2011年第九期“名家信箱”专栏中,刊登浙江省吉安林永江来信,询问如何理解陈式太极拳的泛臀?泛臀有何作用?陈式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回答:“陈式太极拳要求的是敛臀,没有泛臀之说。”我认为,“... |
|
2016-11-25 49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也谈八十五式与八十八式太极拳-周英南 |
|
看了胡金泉先生的《八十五式与八十八式太极拳》(载《少林与太极》2011年第8期,以下简称《与》文),笔者佩服胡先生对传统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和八十八式太极拳(以下简称“两拳”)的研究精神。此命题很... |
|
2016-11-25 19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圆•太极态•太极气-翁心诚 |
|
李品银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曾师从濮冰如、褚桂亭等名师,技艺超群,创造了很多奇迹。他原是被医院判为不治的肝病患者,因练太极拳不药而愈。他和全国各地若干高手切磋过技艺,先败而后胜。尤其值得一... |
|
2016-11-25 22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规矩-王本德 |
|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太极拳的规矩是每一个练拳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特别是初学者更应该首先明规矩、守规矩,严格... |
|
2016-11-25 73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略谈太极拳身法的“含与展”-张建方 |
|
太极拳注重内在意识的作用,强调能在矛盾的对立中达到和谐与统一。诸如:呼与吸、起与伏、升与降、静与动、刚与柔、沉与浮、开与合、紧与松、吞与吐、曲与直、顺与逆、伸与缩、蓄与放、化与发、含与展等等,本... |
|
2016-11-25 69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王恭甫《太极拳十三势应用》-吴占良 |
|
霸州阎子阳(道生,1883-12)前辈有王恭甫本《太极拳谱》和《十三势应用》传世,系子阳先生初年钞本。子阳先生是学养深醇、精于书画金石的学问家,又是一位学而有成的武术家。子阳勤学,于武学,每见前... |
|
2016-11-24 81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推手概论-李文奎 |
|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太极拳家重视。太极推手的养生、技击价值等,也成为历代太极拳家与太极爱好者进行探索、研究的重要领域。本人才疏学浅,就上述问题做点粗浅的探讨,一孔之见,谨请有... |
|
2016-11-24 96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内功的修炼-王嘉林 |
|
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各部姿势的要求,遵循太极拳从“松柔入手,化刚为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柔刚相济”的锻炼步骤。要反复演练精熟,运用内气导引,内紧外松,心静神凝,细揣其义,体其精微,领其要旨,整个套... |
|
2016-11-24 62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推手练功中常见错误及纠正-张宝银 |
|
错误一:有争高论低之心。表现形式:搭手用力生硬,气势咄咄逼人,凸现争高论低之心。根源:对于推手概念认识模糊。纠正:正确认识推手,明确推手概念。推手是依据拳理求理求法。推手不是打架,故练功中不可有... |
|
2016-11-24 55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平准”、“枰准”和“秤准”的演变及其由来-李正藩 |
|
王宗岳《太极拳论》原为“立如平准”。准是一种测定水平面的器具,是以水静时必是一个标准平面的道理制成的。《汉书・律历法》:“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另有“准绳”,则是测定平直的器具。《吕氏春秋・分... |
|
2016-11-24 99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命意源头在腰隙-王文贤 |
|
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第一句话:“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命意源头在腰隙”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说明腰隙是太极拳的关键命脉,每一势,每一动,都离不开腰隙的主宰;第二层说明人生... |
|
2016-11-24 53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十要之内外相合-林永江 |
|
杨澄甫口授陈微明笔述《太极拳术十要》之八:“内外相合,太极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 |
|
2016-11-24 18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中规中矩练太极-李胜花、吕春亭 |
|
一、将规范视为练拳之首依笔者所见,习练太极拳有失规范的现象大约有三种情况:(一)初学者因动作生疏未能准确把握动作要求而使规范失准;(二)较熟练者因错误动作未得到及时纠正而形成习惯性错误,使规范失... |
|
2016-11-24 11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解读太极图-罗永平 |
|
说到太极图,中国人太熟悉了,不就是我们常见的双鱼太极图嘛。(见图1)。是的,这张图赋予了民族古老而丰富的哲理思维,蕴涵了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练习太极拳者多以此诠释太极拳以及太极拳阴阳之理。但是很... |
|
2016-11-24 50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练太极拳要不要用力?-张志明 |
|
练太极拳要不要用力?这是每个练拳人都必须自思、自问、自答,谁都绕不开的问题。虽然回答各有说词,但归纳起来不外两种声音:一种说“要用力”,一种说“不用力”。如果是涉拳不深的人随便说说也就罢了,令人... |
|
2016-11-24 378℃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求简求精不求多-屠仲道 |
|
习拳练拳,求多不求精,不但浪费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而且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求精不求多,是太极拳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大道至简,求精贵在求简。世界上最美的,就是简约美;世界上大凡成功的方法,就是“... |
|
2016-11-24 99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探究杨澄甫“太极拳十要”-徐长风 |
|
太极拳是将人体凸显成原本先天的爬行格局进行运动的典范,露于体外的圆的运动是体内做内的结果。细究起来,必须把体内爬行格局的动法,也就是人体内部做内功、外部呈现圆的运动的情况一一说清楚。非常难得的是... |
|
2016-11-23 61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推手权略着熟举例-张宝银 |
|
《现代汉语词典》1130页,对于“权略”的解释是“随机应变的谋略,权谋”,“权谋”者,“机谋”也。一、顺水推舟假设对方用双手牵制我左臂腕、肘部,欲将我左臂向左采,我灵敏感应于前,左臂放松空透,右... |
|
2016-11-23 52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三劲-翁心诚 |
|
此言“三劲”,指蚓、顶劲、沉劲,即李品银先生所倡导的“三保持”。三劲均为内在劲力,当其为蓄势时,具有虚势、圆弧、柔弱等特点,当其处于发放状态时,又具有刚坚、螺旋、强劲等性质。有人会问:太极内劲一... |
|
2016-11-23 91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武式太极拳技术要点-翟维传 |
|
武式太极拳理论博大精深,技术特点鲜明。做为拳术的一种,其本性就是技击。我认为只有在不丢不离拳术本性的基础上,才可论及技术、技巧、保健、养生、疗病等作用。同时只有掌握了技击的内涵,才会起到事半功倍... |
|
2016-11-23 44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