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医理疗 > 

背部针灸有什么禁忌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9-18     浏览:382

文章目录

一、背部针灸有什么禁忌
二、背部针灸有哪些穴位
三、背部针灸的来源


背部针灸有什么禁忌


1、背部针灸有什么禁忌


1.1、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以及腰骶部、、、不可灸,颜面部不宜化脓灸,关节活动处不能瘢痕灸。


1.2、禁灸病症: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


2、背部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1、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病人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必须先征得病人同意,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2.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过多医学|教育网|整理,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2.3、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2.4、施灸过程中,应防止艾火烧着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将艾条或艾炷媳灭,以防发生火灾。对于、反应迟纯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3、背部针灸有何作用


3.1、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


属阴虚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泻法。


3.2、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泄泻


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补法,并灸。由于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在调和阴阳时,常采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运用募穴、背俞穴来调养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背部针灸有哪些穴位


1、背部天宗穴


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可灸。


2、背部秉风穴


直刺0.5~1寸。可灸。


3、背部曲垣穴


直刺0.3~0.5寸。可灸。


4、背部肩外俞穴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5、背部肩中俞穴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6、背部大杼穴


斜刺0.5~0.8寸。可灸。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7、背部风门穴


斜刺0.5~0.8寸。可灸。


8、背部肺俞穴


斜刺0.5~0.8寸。可灸。


背部针灸的来源


疗法属于创伤性,逃避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一些动植物还在进化过程中演变出刺状物作为攻击或防御武器,这种疗法不见于任何其他医学体系中,为中国传统医学所独有。


关于疗法的起源,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在《针灸甲乙经》中又说“黄帝咨访岐伯、伯高……而针道生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伏羲和黄帝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人物,约生活于公元前3500-2500年之间。近现代以来,医史学者借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理论,认为疗法的产生是史前时期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因偶然创伤出血而导致原有病症减轻或消失,经过几千甚至上万年的不断经验积累而逐渐形成一种系统的治疗手段,把疗法的产生时间上溯到(约公元前8000-公元前3500年)甚至更早。



喜 欢

142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醋泡脚的好处
下一个:针灸有什么风险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