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胡的用价值 白花前胡含有挥发油及白花前胡内酯甲、乙、丙、丁,紫花前胡含有挥发油、前胡苷、前胡素、伞花内酯、甘露醇等。前胡煎剂能明显增强呼吸道分泌而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且作用时间长,前胡煎剂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现在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衰竭、扁桃体炎等。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应用:降气化痰,宣散风热。本品苦能降泄,寒能清热,适宜于痰热阻肺、肺气失降之咳喘痰多色黄者,常与杏仁、桑皮、贝母等配合,方如前胡散;因前胡寒性不着,亦可用于寒痰湿痰证,常与白前相须为用。根据前胡味辛性寒,能发散风热,宣肺气,化痰止嗽之功能,还用于外感风热咳嗽有痰者,通常与桑叶、桔梗等同用,若属风寒咳嗽则配荆芥、紫菀等。
中前胡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也。如伤风之证,咳嗽痰喘,声重气盛,此邪在肺经也;伤寒之证,头痛恶寒,发热骨疼,此邪在经也;胸胁痞满,气结不舒,此邪在中膈之分也。又妊娠发热,饮食不甘;小儿发热,疮疹未形;大人痰热,逆气隔拒,此邪气壅闭在腠理之间也,用前胡俱能治之。
用法用量:煎服,6~10g。
前胡的选方:
1、前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赤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上八味,细切,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前胡饮)
2、前胡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前胡散)
3、前胡治骨蒸热:前胡5克柴胡10克胡黄连5克猪脊髓一条猪胆一个。水煎入猪胆汁服之。(《国医宗旨》)
4、前胡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前胡(去芦头)、黄芩(去黑心)、石膏(碎)、阿胶(炙焙)各50克。上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温服。(《普济方》前胡汤)
5、前胡治小儿风热气啼:前胡(去芦)。上为末炼蜜和丸小豆大。日服一丸熟水下。服至五六丸即瘥。(《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前胡丸)
前胡的
前胡的副作用 前胡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前胡。
前胡相关医书记载 《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
《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