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天葵子的用价值 天葵的功效:
天葵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全草,天葵别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老鼠屎草、旱铜钱草、蛇不见、天葵草,天葵有解毒消肿、利水通淋的功效,天葵有治疗瘰疬痈肿、蛇虫咬伤、疝气、小便淋痛的作用。
功效:解毒消肿;利水通淋。
主治:瘰疬痈肿;蛇虫咬伤;疝气;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天葵的作用:
天葵块根用,天葵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等作用,天葵治乳腺炎、扁桃体炎、痈肿、瘰疬、小便不利等症;全草又作土农。
1、天葵治瘰疬:紫背天葵一两五钱,海藻、海带、昆布、贝母、桔梗各一两,海螵蛸五钱。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后温酒下。(《古今医鉴》天葵丸)。
2、天葵清热解毒,利尿。治瘰窃,肿毒,蛇咬伤,尿路结石。《上海常用中草》
3、天葵治诸疝初起,发寒热,疼痛,欲成囊痈者:荔枝核十四枚,小茴香二钱,紫背天葵四两。蒸白酒二缶,频服。(《经验集》)
4、天葵治,白带过多,风湿,跌打内外伤。《昆明民间常用草》
5、天葵治症:天葵五钱,煮鸡蛋食。(《湖南物志》)
6、天葵治毒蛇咬伤:天葵嚼烂,敷伤处,干再换。(《湖南物志》)
天葵子的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体温在39.5℃以上者,适当加用其它退热物。治疗例,痊愈84例,好转5例,无效7例。
2、治疗痈肿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宜现配现用)。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膏。敷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厚约1~2厘米。每日敷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一般经2~3次后局部疼痛大减,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状大减或消失。治疗5例痈肿,病灶范围约直径4~8匣米,经敷14~34次,5~13天治愈。
天葵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捣汁点眼。
天葵子的
天葵子的副作用 《四川中志》:“脾虚便溏和小便清利者忌用。”
天葵子相关医书记载 1、《生草性备要》:“炒食消痰疮,浸酒内伤亦可。”
2、《得宜本草》:“主治热病劳复。”
3、《医林纂要?性》:“泻肝、胆、肾命相火之邪,解一切热毒,金石毒。…‘定小儿惊悸,治吐血、衄血,涂火疮热毒。”
4、《百草镜》:“清热,治痈疽肿毒,疔疮,疬瘴,跌扑,疯犬伤,七种疝气,痔疮劳伤。”
5、《本草求原》:“主内伤痰火。消瘰疬(煎猪肉食),恶疮,浸酒佳。”
6、《增订治疔汇要》:“能软坚。”
7、《分类草性》:“治痒子瘰疬,消肿毒,两乳不通,涂板疮。”
8、《四川中志》(10年版):“能利水通淋,解毒。治尿酸结石,小便淋沥不清。外用治痈疽及蛇虫咬伤等症。”
9、《湖南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敷乳毒,(治)腹痛,水肿,目赤肿痛;犬咬伤。”
10、《贵州民间方集》:“清热解毒,平喘,定惊。治小儿惊风,盐吼,癫痫,腰痛,九子疡,眼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