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经络穴位 > 

过敏性鼻炎熏什么穴位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0-27     浏览:640    

文章目录

一、 过敏性鼻炎熏什么穴位
二、过敏性鼻炎有何原因
三、怎样预防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熏什么穴位


1、过敏性鼻炎熏什么穴位


1.1、天府穴。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来找到:两臂张开,掌心相对平伸,用鼻尖点臂上,点到处就是天府穴。


1.2、陷谷穴。陷谷穴也能够直接通到鼻窍,所以它是一个治疗鼻炎的要穴。当鼻子不通气时,揉揉陷谷穴很快就会通。脚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间有一个缝,从接缝的地方往脚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1.3、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在鼻唇沟上段。揉的时候,最好先把手指搓热,然后抚摸鼻翼,之后再点迎香穴;也可先用手背从印堂开始往下轻轻地颤动撞揉鼻翼以后,再点揉迎香穴,马上会觉得神清气爽、鼻窍全通了。每天只要坚持揉两三分钟即可。


2、过敏性鼻炎吃什么


2.1、辛夷煮鸡蛋:首先需要准备辛夷20克,鸡蛋2只,然后需要把辛夷跟鸡蛋都洗干净放入锅同加水煮熟,需要注意的就是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就可以吃蛋喝汤,每服用日1次,鼻炎的患者需要连服1周。主要适用于鼻塞、流涕的患者。


2.2、苍耳子茶:首先我们需要准备苍耳子12克,白芨使用9克,葱白需要的数量是13根,茶叶12克,然后把苍耳子捣碎把葱白切片之后用沸水冲泡成茶饮服。效果就非常不错。


3、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临床表现为鼻部奇痒,喷嚏连连,继则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病者平素怕风畏冷,易感冒,每吹冷风则易发作,反复治不好,同时伴随全身症状如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


肺经郁热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遇热气或食燥热食物时鼻塞肿胀,酸痒不适,喷嚏频作,鼻流清涕。鼻黏膜色稍红或紫暗,或可见咽痒咳嗽,或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脉弦或弦滑。


过敏性鼻炎有何原因


1、与遗传有关:不是所有人都会得过敏性鼻炎,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来说较易发生。而过敏性体质与基因有关,通常为遗传所致。


2、吸入变应原:引起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发病的多为花粉,常年性患者的致病物则是室内粉尘、真菌、动物羽毛或皮毛等。


3、食入变应原:儿童对食物过敏者较成人多见,生食物比熟食物更富有致病性。常见者如牛奶、鸡蛋、鱼虾、豆类及某些物如磺胺类、抗菌素类等。


4、接触变应原:主要是人体皮肤等直接接触所致,如化妆品、肥皂、新鲜油漆、胶水等。


5、菌性抗原:由造成感染的菌所形成者,如菌,病毒等。


6、剂性抗原:由注射或口服剂而形成者,如青霉素,磺胺剂等。


怎样预防过敏性鼻炎


1、躲。即远离过敏原。当出现过敏不适时,最好尽快离开所在环境。若患者鼻塞严重到必须张着嘴喘气时,最好立即到医院就诊。同时,室内应勤通风换气,降低过敏原浓度。


2、洗。冬季对冷空气过敏是常见的过敏性鼻炎诱因。对此可坚持每天用冷水洗脸、洗鼻子、擦身体等,借助这些对身体的冷进行脱敏,增强对冷空气的耐受力,减少过敏发作。


3、练。在天气晴好时适当加强户外锻炼,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加对过敏原抵抗能力,减少病毒感染机会。


4、吃。少吃寒凉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某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最好品尝着进食。应注意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鉴别,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出现连续不断地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同时,它发病时会表现出鼻子、眼睛、耳朵等器官局部瘙痒,还常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轻度过敏性鼻炎常与身体其他器官的过敏并存。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最好及时就医,别自行用。

 
喜 欢

308

 
上一个:治耳鸣的穴位图
下一个:斑秃按什么穴位可治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