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 

花生吃多了会上火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21     浏览:278    

文章目录

一、花生吃多了会上火吗
二、花生的做法有哪些
三、什么人不能吃花生


花生吃多了会上火吗


1、花生吃多了会上火吗


花生的热量表(每100克),热量(大卡)298,泛酸(毫克)2.8,生物素(微克)34,胆碱(毫克)992。


2、花生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2.1、降低胆固醇


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因胆固醇在人体中超过正常值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2、延缓人体衰老


花生中的锌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锌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可激活中老年人脑细胞,有效地延缓人体过早衰老,具有抗老化作用。


2.3、促进儿童骨骼发育


花生含钙量丰富,可以促进儿童骨骼发育。


2.4、预防肿瘤


花生、花生油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而富含白藜芦醇的花生、花生油等相关花生制品将会对饮食与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3、花生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3.1、花生中含有大约50%的脂质,25%的蛋白质,25%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


3.2、花生中所含的脂质基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占一半的比例是但不饱和脂肪酸。


3.3、花生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也十分多样,人体的8种氨基酸除了赖氨酸的含量较少以外,其他氨基酸含量都很丰富。


3.4、花生的红衣一直都是一种材,它具有止血的作用,能够增加血小板的量。正因如此,建议有血栓形成危险的人最好把这层红皮去掉再吃,而那些有出血危险的人则应当带着红皮吃花生。研究证明,这层红皮的活性作用还有很多,比如抗氧化作用,抑制糖尿病(糖尿病食品)患者体内的糖化作用,还有较弱的抗病毒效用。


花生的做法有哪些


1、酒鬼花生怎么做


1.1、准备花生300克。


1.2、洗干净的花生用温水浸泡一个小时。


1.3、浸泡好的花生去皮,放保鲜袋中,放冰箱冰冻6个小时(或放一夜)。


1.4、炒锅中放油,下冰冻好的去皮花生,不断的搅拌,炸至金,捞出沥油。


1.4、锅中留少量油,下干辣椒炒香。


1.5、下炸好的花生、盐、花椒粉、辣椒粉炒匀即可起锅。


2、焦糖花生酥怎么做


2.1、黄油提前从冰箱拿出来软化。


2.2、花生先烤熟,烤熟晾凉后用手把花生红皮去掉备用。


2.3、把糖粉加到软化好的黄油里,用打蛋器打发黄油以膨松颜色变浅的状态。


2.4、加入鸡蛋液,用打蛋器搅打,直到鸡蛋液和黄油完全融合。


2.5、筛入低粉,搅匀。


2.6、把面团放在垫了锡纸的烤盘上,用手整形,将面团整形成薄的长方形状,入烤箱烘焙。


2.7、饼底烤好后,开始做焦糖酱,将花生和焦糖酱在一起拌匀。


2.8、将裹了一层焦糖酱的花生平铺在饼底上入烤箱烘焙即可。


什么人不能吃花生


1、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


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2、消化不良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3、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喜 欢

109

 
上一个:淡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下一个: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