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吃山楂胃酸怎么办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13     浏览:336    

文章目录

一、吃山楂胃酸怎么办
二、吃山楂胃酸该忌口什么
三、胃酸过多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吃山楂胃酸怎么办



1、吃山楂胃酸的原因是什么


消化内科医生介绍,山楂本身有很多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特别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患者要禁吃,因为他们本身胃酸过多,如果再吃山楂,会加重病情。她还说,山楂含有鞣质、果酸、脂肪酸等成分,容易与重金属结合,在胃里形成沉积物。有些人因为睡眠质量差,为了安神就常吃朱砂。但是朱砂也是属于金属的一种,长期服用朱砂的要慎食山楂,最好尽量错开吃。此外,山楂里的成分还容易与胃蛋白结合,形成块状物或结石。有些人还可能出现结石下滑,“溜”到小肠或幽门处,引起梗阻。吕主任说,形状不大的山楂结石一般可以服用促动力,使其排出来,或通过内窥镜碎石术取出。如果过大的话,可以把它打碎后再取。她提醒市民,如果发现患有山楂结石,最好找医生求诊,不可自己乱吃“消石”的物。


2、吃山楂胃酸的症状有哪些


2.1、反酸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流。 反酸所致的症状和危害可有①烧心;②食管痛;③吞咽痛;④吞咽困难;⑤呼吸道症状。


2.2、烧心


烧心是一种位于上腹部或下的烧灼样的疼痛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烧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的之一,对于多数人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进食过快或过多,但是,有些人即使非常注意饮食也经常有烧心,还有一些人在进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后如:酒、辣椒等发生烧心现象,这些食物可以使您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以上这两种原因都能引起烧心。


2.3、胃灼烧


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



3、吃山楂胃酸过多应吃什么来缓解


宜食含碱成分的食物,如菠菜、油菜、关头卷心菜等新鲜蔬菜与水果;少食含酸的食物,如豆类、花生、醋、油脂食品等。


吃山楂胃酸该忌口什么


1、排气食物


如果你胃酸过多,再吃排气食物的话,破裂的胃黏膜遇到这些食物就会出现胃穿孔现象,是很严重的。日常生活常见的排气食物有柑橘、马铃薯、玉米、番薯、洋葱、豆类食物等。


2、碳酸饮料、酒


碳酸饮料的酸性都是很强的,喝酒也伤胃,有些酒就是酸性的,特别是白酒,它的酸性甚至可以和碳酸饮料相比。


3、浓茶


中国人很喜欢喝茶,饭后、闲暇时都要泡上一杯,但是,胃酸的人最好不要喝茶,特别是浓茶。喝茶后茶对胃黏膜有影响,它会让我们的胃酸分泌变多,特别是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喝茶无疑会加重胃酸症状,导致胃痛,如果在吃后喝茶,会让效降低。


4、生冷食物


无论你是否有胃病,生冷的食物对胃部都是有性的,每位医生都会告诉胃病患者要少吃生冷的食物。胃酸也是一样,胃酸过多的患者要多吃温和的食物,少吃雪糕、冰淇淋、生鱼等食物。



胃酸过多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l、吴萸3克、黄连3克、牡蚣9克、滑石9克、石决明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分服,此方颇具疏肝和胃,温中化湿,散结止痛的良效。


2、党参、云苓各9克、陈皮、制半夏各6克,白术、砂仁各6克,蔻仁、香附、白芍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煎两次,早晚分服,可常服用,自有神效。


3、、厚扑各6克,陈皮5克,黄连2克,枳实3克,豆蔻3克,云苓9克,鸡内金6克,薯蓣12克,龙胆草1.5克,甘草3克,一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具有抑制泛酸嘈杂,温脾益胃之效。


4、取紫花苦菜15g洗一遍(一遍即可),放入锅(一般锅即可),加水约1000毫升;煮开后多煮5分钟左右,然后去渣,剩余汤入暖瓶或容器置入冰箱保存。



5、严重的胃酸过多症,可用生姜和普洱茶一起煮,喝汤。

 
喜 欢

123

 
上一个:怎么办快速止痛
下一个:罗汉果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