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太极拳已经不再是张三丰的原创太极拳了。相反,它走了“外面”――“实势”化,庸俗化了。准确地说,成了假太极拳。也因此,带着“四大固疾”(周身轻灵傲不到,气与拳架两张皮,腰带动不了四肢,膝关节之痛难避免),本身解决不了,又难自圆其说。如果用“极”拳、“虚势”的打法,这“四大痼疾”就迎刃而解了,不复存在了。譬如“轻灵不了”的问题,那是因为你用的是纯“实势”(习惯力);若用“意”[“意、气、神”,与“腰脊”(“胸背开势”、“顶沉对拔”)机理融为一体的一种劲道]来打,周身就轻灵了,这用的是“虚势”。所以说,太极拳是意、气、神的东西――这是太极界沿传下来的一句古话,准确无误。再譬如“膝关节痛”的问题,那是因为有下(沉)没有上(顶),有“实”没有“虚”。亦即那是背离了“极”拳“虚势”的打法引起的,只要你对症纠偏就解决了。
“极”拳“虚势”太极拳,是个逆向思维的、高智慧的产物,“极”的运动,是个物理现象,但它只具有“相反”性,如枪的发射,必然有个后坐力。而使用在人体运动中,还要它具有“相成”性,这是张三丰的发现。他在《太极拳论》中讲得很具体――“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欲向上,即寓下意”。反之亦然,有下即有上,有后则有前,有右则有左,如意欲向 ,即寓上意。“相反”“相成”,二者相合而成阴阳,其转化机理,有两种情况(前后左右同理):
一是上与下,呈“阴阳互克”之势,体现为“对拔对拉”。即上下顶沉劲的互斥对立。其意义是使身躯中正松竖,其感觉是抻筋拔骨,大舒大展。
二是上与下,呈“阴阳相济”之势。体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上顶不失沉,下沉不丢顶。亦即顶中有沉,沉中有顶。其意义在于有上没下,拔了底劲;有下没上,形成松塌。其感觉是松中有舒,舒中有松。即大松大软,又大舒大展。
“极”的运作“主宰于腰”。但是,腰带动不了四肢,这正是四肢自动、直动的根据。腰要是能够带动四肢,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必须借助意、气、神的劲道。腰得到意、气、神的借助,就能带动四肢了,而且带动恰到好处,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所以说,太极拳是意、气、神的东西。意、气、神的统称或简称就是“意”。“意”乃“虚势”,即太极拳的打法。
“极”拳“虚势”太极,旨在调动人体“虚能”。从根本上讲,就是阴阳。阴阳平衡,人体健康。阴阳失衡,招致疾病。
“极”拳“虚势”太极关乎体能。人们只知道和会使用“实”能(习惯力),却不清楚和不懂得运用“虚”能(虚无劲、空灵劲)。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对体能的概念和运用实际上是有缺陷的,不平衡的。“虚”“实”,亦阴阳也。人的体能,由于阴阳失衡,带来诸多弊端。譬如:
(1)由于四肢的自动、直动,使腰相对变得停滞,内脏得不到应有的活动,疾病丛生。
(2)人体得不到“虚”能的上引,使体重完全落到两腿上,易出现腿疾。诸如膝关节痛等等,随着年龄的趋老,腿的毛病最先显现,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人老腿先老”。
(3)由于纯“实”能的关系,体势趋下,走路前倾,坐状猫腰,致使躯干形成凹胸突背,阻碍气血通顺。随着年龄的增长,痛疾越来越严重,体形弓曲,举步维艰,观者亦为其惋惜。
由此可见“极”拳“虚势”太极,不单是习拳者的事,也是所有人需要关注的。若要找回健康,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找回“虚”能。找回“虚”的捷径,就是走“极”拳“虚势”太极的路子。张三丰是集“极”拳、“虚势”太极大成之始,他的体质就很好,时跨宋元明三个朝代,存世超过148载。
“虚”能体现为“虚无劲、空灵劲”,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它寓于人体机理之中,只不过人们运用的不知情、不自觉罢了。而“极”拳、“虚势”太极,就是要把这种不知情、不自觉,变为知情和自觉,把它出来,服务于人体健康和技击需要。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是一个自然进化过程。因而,体能就带有原始和后天惰性形成的弊端,总的体现为“实”能(习惯力)。而“极”拳、“虚势”太极,旨在调动人体“虚”能,以填补缺档,使“虚”“实”皆备,二者得以平衡,人体就在根本上有了健康的条件。
笔者自小生活在院,饥寒交迫,野食生冷,把胃肠搞坏了,体质忒差。从1953年起,我从事太极拳健身,至今整整六十年了。中后期得益于张三丰《太极拳论》,渐次进入“极”拳“虚势”的打法,身体状况日益看好,而今年逾八十有五,背不驼,腿不疼,行动自如,生活自理,每天打两次“极”拳“虚势”太极约俩小时,有时还看报读书和写作。练太极拳说起来是锻炼身体,实际上毫无锻炼之苦,确切地讲,是在自娱自乐中享受太极的玄奇美妙之意境,修炼心性,颐养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