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术健身 _
健康知识 |
| |
|
初学太极拳 |
|
-吴公仪-太极拳之动作,与吾人日常习惯,或所运用者,多有不同或相反之地方,吾人须要留心矫正,先从外表之姿态言,应要依照下列四项:一、虚领顶颈,顶颈是指头容正直,仿佛有颈贯顶之意,头为一身之主宰,... |
|
2017-02-08 46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床上、床下养生功 |
|
太极拳床上养生功法项目简要方法主要作用1、揉腋窝2、十指运动3、揉劳宫穴4、揉合谷穴5、揉内关穴6、揉孔最穴7、揉曲尺穴8、揉肩井穴9、揉眼眶10、转目11、揉鼻梁12、揉印堂13、揉太阳14、... |
|
2017-02-08 66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
|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柔和、优美、,因而使人在运动中感到舒适。练拳时,要注意体会松、稳、慢、匀的运动特点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内气,达到松、散、通、空。松,就是全身放松,从神态到动作... |
|
2017-02-08 38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拿跌奇招 |
|
太极拳拿跌奇招第一式:揽雀尾拿腕牵跌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前移步左弹腿直踢我方裆腹部时,我方左脚后退一步,沉身两膝下蹲成拗步势,同时左掌内旋下按截阻对方脚颈部。假如对方借势落步右冲拳朝我方面部... |
|
2017-02-08 61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要诀 |
|
十八要诀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附:八要... |
|
2017-02-08 26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澄甫传抄太极拳谱 |
|
太极平准腰顶解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有平准之顶头悬(乃是从头顶至腰之根株下,胸门至尾闾间为一条线)... |
|
2017-02-08 46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论臆解 |
|
作者:洪均生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解]极是顶点、极限。加一"太"字,犹如我们习惯说的原始。我国古代所谓"太极",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始之意。无极是无的终点。说太... |
|
2017-02-08 75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式太极拳的松和沉 |
|
杨式太极拳的松和沉,是体现杨式太极拳“十要”(即澄甫宗师的《太极拳说十要》)的两个重要要素。松和沉做好了,“十要”就不难做到。反之,就打不好杨式太极拳。???在杨澄甫的太极拳练习“十要”中,有松... |
|
2017-02-07 62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拳谱八劲解 |
|
拳谱八劲解‘颉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紧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飘浮亦不难。‘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引之使延长,力尽自然空,重心自维持... |
|
2017-02-07 16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之练习谈 |
|
作者:杨澄甫口述张鸿逵笔录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太极拳,乃柔中... |
|
2017-02-07 26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式太极拳的要求 |
|
作者:基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手、眼、身、法、步,高度概括了练拳和推手必须注意的五个方面,现依次说明。(一)手手眼身法步,把... |
|
2017-02-07 141℃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
|
(一)手型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分掌、拳、勾三种。1、掌杨式太极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拢,但也不要太开,以手掌宽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圆开,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张,以自然舒适为度。... |
|
2017-02-07 41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澄甫谈太极拳练习 |
|
杨澄甫口述张鸿逵笔录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太极拳,乃柔中寓刚,... |
|
2017-02-07 61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杨式太极拳的发展-庞大明 |
|
自杨禄禅到北京授拳,太极拳就以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技击功能、明显的健身效果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对太极拳都能接受,这些优势都给太极拳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2017-02-07 662℃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杜元化太极拳十三字精 |
|
杜元化的十三式的内容是: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他说:命名十三式。总而合之,为十三,因各有效用,故不得不列为十三。他又说:其中所包一圆、两仪、四象、八卦,各有秘诀,一... |
|
2017-02-07 98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与道-林泉宝 |
|
“道”是什么?它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世界、宇宙、万物都源于这个“道”字,所以这个“道”字就显得特别伟大。“道”是一种文化,现代时尚用一个“道”字。喜欢喝茶的,美其名曰“茶道”;插花的叫“花道”... |
|
2017-02-07 353℃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八五式太极拳 |
|
八五式太极拳又分为实腿转体和虚腿转体两个套路,实腿转体为阴腿拳架,虚腿转体为阳腿拳架,所谓有阴有阳才为太极。在扬氏老架中不但有阴腿阳腿之分,而且还有阴手阳手之别。八五式太极拳其内涵在杨氏拳谱中论... |
|
2017-02-07 14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势与法” |
|
势:通常称为势能,是能量潜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体内具有的能量流,在外释放出来,拳家称之为内劲。故势与法是能量的内外转化,在体内称之为势,在体外称之为法,是积蓄与发放的关系。有如电被称之为电流(亦... |
|
2017-02-06 66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论》校勘注释-郑华金 |
|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的指导性理论。其词简意奥、蕴蓄不尽。历世传抄辗转,异文时见,亟须校勘,并详加注释。兹汇诸家注释,不敢言集其大成。盖取精粹,去不当,问附己见,容或有得,其功皆在前贤,若存舛误,... |
|
2017-02-06 76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的“力由脊发” |
|
太极拳拳论中有“力由脊发”之说,不发力无以为拳。现在人们虽然可以把太极拳当成健身养生术去练,但太极拳不仅仅是单纯的健身养生术,而是健武一体之术。有些所谓拳家,一味讲究松空轻柔而不用力,其法娱乐无... |
|
2017-02-06 45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八解(乾隆抄本) |
|
(一)对待用守中土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蜣奂钒醋运氖郑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二)身形腰顶身形... |
|
2017-02-06 569℃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谈太极拳接手之艺与劲 |
|
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技击格斗是它的本质功能,其它功能都是为技击服务的,或是在技击功能基础上的引申和转化。尽管人们可以把太极拳当成健身养生的方法和手段去练,但健身养生不等于练拳,练拳乃是以健身为基... |
|
2017-02-06 82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顾留馨谈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
|
陈式太极拳自清初陈王廷造拳以来,陈家沟陈氏世代传习其拳,代有名手,并积累了一套锻炼方法,总结了一些锻炼要领。经五传至陈长兴时,产生陈式新架,随后又产生赵堡架,陈式太极拳就有了老架、新架、赵堡架之... |
|
2017-02-06 43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简析陈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 |
|
诗曰:一、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然认得环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二、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此中真渗透,圆转随意运鸿蒙。这是陈式太极拳缠丝法诗二首。诗中阐明了缠丝是画圆,阴阳互... |
|
2017-02-06 61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 |
|
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十六关要论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 |
|
2017-02-06 77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为拳乃为武,不能不武 |
|
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武的文化,虽然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既为拳,就是武术,太极拳若离武而为,则离经叛道,既有愧先祖.亦自取其辱,所以,太极拳不能不武!一、天下太极拳几人武在当今层出不穷的文... |
|
2017-02-05 605℃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何以“心脑不接” |
|
近观《精武》2006年第5期所刊祝大彤先生《修大道,心脑不接》一文,颇感神奇,然百思不得其解。遍查太极拳综论,末见其辞,更未闻太极拳高级内功有“心脑不接”之说。为解其惑,今向大彤先生请益,并与同... |
|
2017-02-05 507℃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武术对错不在打/太极拳力学原理阐微 |
|
武术对错不在打\李秒丰武术乃是用武的技术,是力量与实力的象征。武与文相对,文者为彬,武者为勇;彬近于秀,勇近于猛。武以文治,文以武营,文武兼备,则智勇双全。武术年代久远,“武术”一词则是近代之谓... |
|
2017-02-05 740℃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太极拳的源流-陈小旺 |
|
何时、何地、何人首创了太极拳,这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研究武术的名家唐豪同志,曾于1930至1932年间,三下河南温县陈家沟,调查考证太极拳的起源,历时数月之久。他查阅了《中州文献辑》、《温县县... |
|
2017-02-05 944℃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
孙存周口授太极实战要领 |
|
太极者,在于知形懂劲,化发结合。在实战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领,并通过对战练习而成。一、知形,即对人体形体变化要有充分的认识。这里主要是指导对对方形体变化的把握。如果对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 |
|
2017-02-05 956℃
分类:
运动
-
武术健身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