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化的十三式的内容是:
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他说:命名十三式。总而合之,为十三,因各有效用,故不得不列为十三。他又说:其中所包一圆、两仪、四象、八卦,各有秘诀,一丝不乱。一太极图之中而十三式俱现,秘莫秘于此矣。
又结合七步功夫说:
1、一圆即太极,2、上下分两仪、3、进退呈四象,4、开合是乾坤、5出入综坎离、6、领落错震巽、7、迎抵推艮兑
其传人认为这些内容是:太极拳新概念,而不能完全的理解。
首先说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就三项基本内容,即修炼、建体、至用。谈拳论道,不能混同的说,必须要修炼、建体、至用分明,而能一以贯之。古人云:“涵养之以静以蕴其继(体),灵妙之以动以畅其用。体非无以立其大本,用非无以彻其元功”。下面就从修炼、建体、至用三项内容,系列的剖析杜元化的十三式的内容和七步功夫说的内容之精义。
一、圆,一圆即太极: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
此圆者,从体立论,即自己的法身道体,即太和一气之圆满的体象。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所描述的内容,其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道体无形无象,但确是妙有。后人将此称为“太极”之体。而关于此法身道之体的论说,历来圣贤皆有描述,将我根据拳法精义而整理总结的说法,分别录之于下。
就此法身道体之功能,禅宗六祖慧能法悟后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摘自《传统内功源流论》
这个法身道体能生万法之用,何能十三个字就概括的了的。但是,运用此十三个字是可以概括的论说了。当然,这也是运用融化法融化的说法。
如以境界说: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剔透,无一丝杂气搀入其中。言之纯是天理,身一动作皆合天道。与圣人并立,与太虚同体。
――摘自《孙禄堂武学大全增订本》
如以道体直接说:
放之则弥六合,其大无外,无所不容;卷之退藏于密,其小无内,无所其入;卷放得其时中,丝毫无差,无不切机。
太极的法身道体之说法的来源:源于《易经》的“健顺和之至也,太和一气”。道也,天地人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极。
背丝者,8字运行的劲势方法之法式;缠丝者,内气、外形双曲螺旋的劲势动变方法之法式。故曰:其练是缠法。就是顺逆缠丝法,亦名:阴阳逆从、劲形反蓄法。
其用是捆法,因有内气、外形顺随而用的“内吃外靠、外吃内靠”的两种技夫,可造成一点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拳势,虽不打敌而敌莫敢乱动,足下如站在圆石上一般,不动都欲跌倒。故将此“内吃外靠、外吃内靠”的两种技夫名之曰“捆法”。此乃“中气”功夫。前贤有论,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至于中气,能令敌人进不敢进、退不敢退,浑身无力,及其危难。足下如在圆石上站着不敢乱动,几乎足不动即欲跌倒。此时虽不打敌,敌自心服。
《陈谱・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辨》
二、上下分两仪:此层阳升阴降,阳轻阴重,其练是波澜法,其用是就法。此上下者,上天下地之两仪也。自身的内气为自己的天,自身的外形为自己的地。内气者,健之体,外形者顺之体。此正《太极拳经》中所说的“健顺参半、引进精详”之句的精义。此乃天地的体现。内气、外形的性质,又是乾坤法的结果,即干健坤顺法说。
这就有了内气、外形,柔外刚中的匹配如一的法式,即健顺德之体立;就其所用,柔化刚发,以柔用刚,阴阳迭神其用。
而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皆是出现在两仪法式中的矛盾统一运用的技法问题,即内气、外形对立统一于一体之中的问题。此乃“不知两何能知一”的传统拳术体、用之概念,即“二一一二”之练、体、用的宗旨。
而此乃专以内气、外形之“气升形降、气降形升”的升降法式立论而概括之。“气升形降、气降形升”的升降法式周而复始的运作,以内气论,犹如水之波澜,就是心意六合拳的波浪劲、翻浪劲之法式,故曰:其练是波澜法。因其可以“随屈就伸、随伸就屈;随起就落、随落就起”,本是顺随之起落法式。不言顺随二字,只以“就”字言之,其实就是顺随之法式的论述。而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等诸法式,皆可以是“就”法言之。
三、进退呈四象:此层半阴半阳,纯阴纯阳,互为往来,其练是虿虫法,其用是伏贴法。
承上一句“上下分两仪”而论述四象的法式。因为,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有关四象的法式,《太极拳经》中有专段论述,论之如下:
寒往暑来,谁识其端?千古一日,至理循环。
上下相随,不可空谈;循序渐进,仔细究研。
人能受苦,终跻浑然!至疾至迅,缠绕回旋。
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炼至极,极小亦圈。
其中“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一句,就说明的是“四象”法则的。
何止进退呈四象,凡两仪中的一切内容,如以暗劲法式匹配,在攻防中皆呈现的是四象的法式。如果劲形反蓄,阴阳逆从,则一身之中,进中有退,退中有进,此乃暗劲的法式。其根本来源于《易经》的“阳数始于一,阴数始于四”的道理。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动变法则中才见攻防两仪之事实。
以外形虚实法言之,就是“上下相随”的四象动变法则,此其一也。如再以“劲形反蓄”之:左攻右守,左攻者形出而劲势返回旋;右守者形回劲势反发出。内气、外形合观之,呈现出攻守两仪动变中见四象的动变法式为根基。右攻左守者亦如是法,凡两仪攻守法式皆如是法。故名曰:“互为往来”。有关此法,《拳经-千金秘要歌诀》中有详细论述,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一、问曰:“势去脚不稳,何也?”
答曰:“在势去意来”。
势若去时要猛狠,意旋回时身步稳。
百骸筋骨一齐收,后手便顺何须恐。
此劲形反蓄法的实施自有“触处成圆”的化解攻击之妙用,又有“方正直进”的攻击犀利的趣味!此乃是“蜘蛛游网,荷叶滚珠”的静以制动之挨着何处何出发的法式。故曰:其练是虿虫法。虿虫者,蜈蚣、蚰蜒之类的百足之虫,如制其一处,而其身体其他部位仍能动变之义。而其所用的是“敷法”,故曰:“为伏贴法”。这是在接触点部位采用的“敷法”而说的,即内气、外形的“内吃外靠、外吃内靠”的方法。因为采用这样的法式可具有不撄人之力的不干扰对方,致使对手防不胜防。有关此法历代前贤多有论述,择两段以证之,录之如下:
又与人练打之时,前手如探子,必要理清,就是敌人一动手时,精神必要为之掀开,令彼自露其空处,然后一转进身,便处处是空中投石,所谓乘虚而入好用机是也。
《拳经口传百法》
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要安排的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李亦-太极拳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两论中的“精神为之掀开;人一挨我,我不动彼分毫”的说法,就是对“敷法,伏贴法”的描述。
四、开合是乾坤:此层天地相合,阴阳交合,其练是抽扯法,其用是撑法。
《太极拳经》中说:“虚实开合,即是拳经”。传统拳法中内气者,干天之体,故而健运不息,纯粹之精也;外形者,坤地之体,故而镇静厚载,顺从之德。内气、外形,柔外刚中匹配如一的暗劲法式,讲的就是“劲形反蓄”的法式,此谓天地相合。如果劲形反蓄的法式再以“开合法式”来论述,就是“形开劲合,形合劲开”着两种法式。也就是劲形反蓄的“外吃内靠、内吃外靠”的两种法式。吃者为抽、为吞、为吸;靠者为撑、为吐、为呼。气形交互相合为用;彼此刚柔互用,故曰:为阴阳交合为用。而其修炼、运用,都是内气、外形各自的“抽扯法配合撑法”而实施的,此法简曰为:“吃靠法”,或曰:“靠吃法”。此法在各家拳谱中多有论述,以资为证,再择优者之论,录之如下:
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再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摘自《清代李亦太极拳谱五字诀》
胡为真懂(劲)?因视听无由未得其确也,知瞻眇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于懂劲,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谗为真及神明矣!
――摘自《清代杨氏传钞老谱懂劲先后论》
所引的第一段中论述的是:内气升者为开,降者为合的法式。第二段论的是:内气、外形,匹配合一的外形见入则开为阳,配以内劲的看来则降为阴;外形遇出则合为阴,配以内劲的就去则升为阳的法式。体现的是“阴阳逆从、劲形反蓄”的暗劲法式。
五、出入综坎离:此层火降水升,水火沸腾,其练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
综者,错综之谓也。语出《太极拳经》:“或收或放,忽弛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精义中。
传统拳法中有宗离火的轻灵劲势的方法,有宗坎水的松沉劲势的方法。一般是升举的拳势用轻灵,落降的拳势用松沉。如以劲形反蓄法来认识:升举的拳势用轻灵内有松沉的劲势为配合;落降的拳势用松沉内有轻灵的劲势为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攻防的动变平衡的拳势。其将此法名曰:“水火沸腾”的法式,其道理在此。至于说:“火降水升”的精义,乃指内功修炼的“气沉丹田”的离火下降,坎水蒸腾上升的景象而说的。
而其练是催法中的“催”字,乃表明的是内功修炼运行内气的方法。为说明这个“催”字的精义,引前贤之论以证之,录之如下:
提催灵闰(音按)妙工。
此乃通天彻地功夫,宜得暇即用,久可却疾,添益精气,培补下元,活涌泉穴。此穴开通,则身中筋骨血络,皆舒展自如,乃千古不宣之妙,宜当时习之即觉也。提者,自涌泉直上泥丸;催字,自天目中少停,绕头三转,自左而右;灵字,至玉枕,归一度喉间;闰字,分入两肩,从臂内降至十指尖,由手背上穿缺盆夹脊,横穿前后心,降脐中少停;妙字,自腰眼小三转,少停至海底(再至丹田)气海多住,降肛前肾后即会阴(海底)少住,至尾闾多住;工字,入环跳穴多住,至膝胫达涌泉,反上胫间,膝后多停,升到肾前九转,至下田停住。九转为满,此坐功完也。
夫行走之间,更有三字诀,乃“清、静、定”也。清字,存神泥丸,如水清月朗,风轻日暖;净字,一气到脐,思看取莲花净之意;定字一气至海底停住,思如泰山之稳,外诱难挠,如松之茂,如秋阳之清暖,如露之含珠,月之浸水。其坚如刚,其柔如絮。再合而为一,自泥丸一想涌泉,浑浑澄澄,无碍无停,久则神光聚也。
《浑元剑剑髓千言》
还有贯气诀的“气随心到,心逐气穿”的法式,皆表明了内中的“催”字之妙用,故其曰:“其练是催法”。
而具体攻防运用时,内气在自身内的上下、左右、前后,往来运行;轻灵、松沉相互转化为用,呈现内气外形妙合的往复之运用的特点,故其曰:“其用是回合法”。
六、领落错震巽:此层雷风鼓动,有起有伏,其练是抑扬法,其用是激法。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攻防功夫艺境,有遵从离火的内清虚而外灵动之轻灵功夫,有遵从坎水的外虚空而内凝重之松沉功夫,上句已经论清述明。尚有遵从震雷之鼓响齐鸣的起之轻扬、落之重击的霹雳功夫和遵从巽风之虚其形质,以气势为用的来无影、去无踪,一阵轻风倏忽无形无象无极功夫。震者,雷拳之势,劲起于足下,传于腿,主宰于腰,升于胁,运化于胸中,发于背,过肩肘,达于手指。手法之落从震雷之霹雳之重击;巽者,风拳之势,虚其形质,以气势为用,故手法之升举似巽风轻灵上扬之撩击。上撩下击,顺势领而击之,就如同震雷、巽风的起落之错综变化。落者为下抑法,起者为上扬法。如以四时论,下落者从秋金之气象,上扬者从春木之气象。拳势中的内气、外形,皆可从此法中考虑,不就是“劲形反蓄”法中的暗劲法式之起落法吗!或拳道之太和一气的抑扬法式吗!如果起落法的抑扬法式,运用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法,劲法突然,迅雷不及掩耳,谓之“激法”。故其曰:“其用是激法”。有关起落抑扬的攻防法式,前贤多有论述,录歌诀以证之:
披揭连环破打方
七言八句
任他两手来雄狠,斜行我便抑顺披。
分手进步连披挂。卖回身法钉顿肘。
右进转身总照旧,周围抑顺披挂骤。
披揭连环狠紧手,定教人人翻b斗。
《张衡秋秘授跌打抓拿七招破打法》
歌诀中的披法,就是下抑法,而揭法就是上扬法。歌诀中的“披揭连环狠紧手,定教人人翻b斗”这句言语,就充分说明了“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激法”的制胜之威力了。
七、迎抵推艮兑:此层为口为耳,能听能问,彼此通气,其练是称法,其用是虚灵法。
迎者,迎接之谓也;抵者,抵达之意耳。迎抵者,攻防之事也。推艮兑,推者,推理演化也;艮者,知止止者也。知止于何时何地之义,即止于至善,乃当止之所在。以拳事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当止于“以听探之良知,运用顺化之良能,在顺化中亦随时听探对手的动静虚实,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顺化而取得胜利”;兑者,沟通之谓也。以拳事论,运用听探之良知驾驭顺化之良能,与彼动静虚实的呼吸成一体,故曰:“彼此通气”。此乃“迎抵推艮兑”的精义之所在。
此层功夫是言说“听劲、问劲”的“听探之良知”的功夫,故曰:“为口为耳”。一个拳手在攻防较技过程之始终,能够问劲清楚,听劲明白,就能够与对手的劲势“彼此呼吸成一体”,自能“称量”对手拳势的轻沉动变之虚实精确无差,自能避实击虚,即能运用一点子粘走相生,避向击背的化打合一以胜之。故曰:“其练是称法”,就是听探的称量法。广而论之,就是“驭静以动,动中亦静,静动互为其根;柔化刚发,以柔永刚,阴阳迭神其用”的基本法式。
因为,运用“听探之良知驾驭顺化之良能,顺化中亦听探”的法式进行攻防较技,能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之人”的不撄人之力的不受人力的制约而能制胜之效果。故曰:“是虚灵法”。此虚灵法说,取自《太极拳经》中:
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日新不已;自臻神明。
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
岂知我心。祗守一敬!
这段论述。可知,只有功致神明艺境,才能浑然无迹,正是虚灵妙境的大成艺境。而有关“彼此通气”而成一体的虚灵妙境之论述,前贤亦有详细的描写,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凌空劲秘诀”
露禅、班候、梦祥间三世心传凌空难
我今道破其中秘,洞澈全豹反掌间。
只因传功皆口授,未尝公开告世人。
且幸恩师多奇重,教我其中步骤全。
我今说明其中义,节省时间又便传。
先须啄劲练到手,再练荡劲不费难。
离空诸劲都学会,哼哈运气亦练全。
彼此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
此时再学凌空劲,坚持功夫一二年。
手舞足蹈遂心意,至此方叫工夫完。
从歌诀中“彼此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的论述中就可以知道“彼此通气”的精义为何了。就知道其是从称量之“懂劲”的粘走相生法中求得的攻防功夫艺境。就可以知道,这是神拳神明的大成攻防功夫的艺境了,就是“虚灵妙境”的功夫艺境。何谓虚灵妙境?就是来无影,去无踪,一阵轻风疏忽的巽风艺境。
全篇文章,从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的十三式说入手。结合在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呈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之七步功夫说的精义中展开论述,所得结论如下:
杜元化论太极拳之十三式及七步(层)功夫的说法,并非是太极拳新概念,而不能完全的理解。而是完全能够认识的清楚,承继的明白的;其所论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与《太极拳经》《太极拳论》及各太极拳大家之论述并无什么差异之处。
杜元化论太极拳之十三式及七步(层)功夫的这样之说法,就十三式的提法来说,一字一式,乃体现的是其自己的见解,此乃以“融化法融化”后的见解,这无可非议。但要避免与通用的蚵募钒矗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的五八十三式之提法相混淆就可以了。
倒是将“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呈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说成是“七步功夫”或“七层功夫”的提法,很值得商榷了。我根据自身修炼之体认,实战的印证,认为杜元化所论的太极拳之十三字,是“七步(层)功夫”说,在这一点结论上的认识上还是有差别的。根据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说法: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此论说明攻防功夫艺境有形拳招熟,气、意拳懂劲,神拳神明三步(层)功夫艺境。而以懂劲前为传统拳术攻防功夫,属于有形的拳法;而以懂劲后为拳道攻防功夫,属于无形拳道之拳法。而杜元化先生所论的所谓之“七步功夫”或“七层功夫”说,实际上应该是拳道攻防功夫中的七个功夫技法方面的内容。当然,这里亦含有攻防功夫层次上的差别,但不是七层功夫,亦并非七步功夫。下面分析之:
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法分三修,游历三境,九个阶段,成功一也”的分法内容来看,就是形拳招熟的骨力、筋发、招熟三个阶段;气、意拳懂劲的逆从、粘走、皮打三个阶段;神拳神明的三阳、凌空、神化三个阶段。如以“粘走”为懂劲前后的分界点的话,再含“粘走”这个阶段的计算,亦只是懂劲的粘走、皮大两个阶段,再加神明的三阳、凌空、神化三个阶段,共计为五个攻防功夫阶段,亦不足七步功夫之数,更不用说是七层功夫了。
况且,三层功夫的说法,历代拳家的认识、论述是比较一致的,如王宗岳的着熟、懂劲、神明的三层功夫说;形意拳的的明、暗、化的三层功夫论;《内功四经-神运经》的形、气、神的三层艺境之分法,都是明显的例证。在三层攻防功夫的基础上再细分为每层有三步功夫阶段,也是顺理成章的,亦容易被人接受。
其实,杜元化先生的十三式和七步说,就攻防功夫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实质来看,与其他太极拳家们的论述,并没有什么区别之处,要说有区别的话,亦只是认识角度的切入点和语言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已。这并不妨碍后学者的继承,就其所论亦不存在密不可解之处。一个修炼到能以文观法,又能以形鉴真的人来说,自然就能清楚杜元化先生所论述的修炼、健体、至用的精旨妙谛之所在,自然也就能得而自如的用之。
杜元化论“太极拳十三式和七步功夫”的精析,到此可以顺利的收笔了。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寓所养德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