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大米怎么吃 大米每餐60克。
食用方法:
1、煮饭时,加少量食盐、少许猪油,饭会又软又松;滴几滴醋,煮出的米饭会更加洁白、味香。
2、加热时间过长,维生素B1损失会超过30%,如果撇去米汤水,维生素损失超过40%。
3、米饭做夹生了,可倒点米酒,再煮一会便可改善。
4、蒸剩饭时,可往水里放点食盐,吃时口感像新饭。
5、做米饭最好用“蒸”,蒸饭比“捞”饭多保存5%的蛋白质,18%的维生素B1。
大米主要是指早籼米(机米)、晚籼米、早粳米、晚粳米、糯米等。优质大米,米粒饱满,洁净,纵沟较浅,掰开米粒其断面呈半透明白色。闻之有清新气味,蒸熟后米粒油亮,有嚼劲,气味喷香。劣质大米,米粒不充实,瘦小,纵沟较深,无光泽,掰开米粒断面残留褐色或灰白色。发霉的米粒多呈绿色、、赤褐色,且光泽差、组织疏松,有霉味或其它异味。吃起来口味淡,粗糙,粘度也小。这也是陈米的特征。
大米
吃大米有什么好处 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
1、补中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2、健脾养胃。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中和胃酸,缓解胃痛。
3、明目。可预防治疗眼部干燥、视力模糊、结膜充血、视神经炎、双眼下垂、瞳孔扩大、近视等眼部疾病。
4、止烦。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5、止泻。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并且有不消化食物。
大米饮食宜忌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由稻子的子实脱壳而成,营养价值丰富。大米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煮成稀粥调养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1、煮米粥时加碱,米烂得快,但这样做会使粥里的维生素B1大量损失。人摄入维生素B1不足,易患脚气病。
2、大米与蜂蜜同食会产生胃痛;与赤豆同煮,吃多了会生口疮。
3、精米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量营养,长期食用易导致营养缺乏。应适当食用糙米,粗细结合,才能营养均衡。
4、做米饭时淘洗次数不能太多,更不能用力搓洗,以免营养物质流失,只需要简单冲洗两三遍或泡洗数分钟即可。
5、米饭要“蒸”,不要“捞”。捞饭会损失大量维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