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人群常识 > 

肠炎怎么调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09     浏览:629    

文章目录

一、肠炎怎么调理
二、肠炎的病因是什么
三、肠炎时期如何饮食


肠炎怎么调理


1、肠炎用马齿苋汤调理


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主治肠炎,腹泻。


2、肠炎用白芍白术调理


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3、肠炎用葛根黄芪调理


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4、肠炎用车前子金银花调理


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将上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主治急性肠胃炎。


5、肠炎用山莲子粳米粥调理


山30克、莲子20克、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有健脾和胃及止泻之效。


6、肠炎用银花红薯粥调理


红薯300g,大米200g,金银花15^30g,生姜2片。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


7、肠炎用荞麦山楂石榴饼调理


鲜山楂,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g,白糖适量。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1000mI煎煮。30分钟后滤渣留汁。鲜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状待用;荞麦面用汁和成面团。将山楂泥揉入面团中。做成小饼烤熟。每日2次,1次1块即可。以上配量是1剂量,服完后可继续再做。养麦又名净肠草,有清利肠道污物之效。


肠炎的病因是什么


1、遗传


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


2、免疫力低下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较多,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防治肠炎重中之重。


3、滥用抗生素


很多人遇到疾病会滥用氨苄、头孢等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会直接肠道,还可以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正常的大肠杆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引起肠炎。


4、饮食不注意


包括饮食因素如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食物过期如牛奶过期、及不清洁的环境、气候的突变、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均可以引起腹泻。


5、口服女性患者肠炎的危险性增加


来自和英国队列研究指出,口服妇女患炎症性肠病的危险性增加40%以上。长期口服或大剂量服用雌激素妇女肠炎发生的危险性高。


肠炎时期如何饮食


1、吃流质食物


肠炎初期,是肠蠕动活跃,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c等,以补充体内水和电解质的不足。


2、吃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食物


肠炎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


3、吃清淡、温热的食物


肠炎恢复期,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喜 欢

307

 
上一个:茅根怎么吃
下一个:大米怎么吃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