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生甘遂的用价值 甘遂,又称甘泽、白泽,苗像泽漆,根皮为红色,而肉为白色,呈连珠状,短小,叶子含有汁液。
中医认为,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消肿散结痈肿疮毒、清热的功效,治胸满气喘、痰饮积聚、癫痫发狂、痈肿疮毒等症。
治病功效
1、耳卒聋闭
取甘遂半寸,用棉裹好,擦入两耳内,口中嚼少量甘草,耳卒自然通,当然要注意甘遂不要擦入耳太深。
2、麻木疼痛
取甘遂二两,樟脑一两,蓖麻子仁四两,三者捣烂,做成饼状贴在疼痛处,配合饮用甘草汤。
3、正水胀急,大小便不畅,胀急欲死
取甘遂五钱,一半炒一半生,胭脂坏子十文,研匀,每以一钱,白面四两,水和作棋子大,水煮令浮,淡食之,大小便利后,用平胃散加熟附子。每以二钱煎服。
甘遂的作用
1、甘遂治身面浮肿:甘遂二钱,生研为末,放入猪肾中,外包湿纸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 甘遂-用部分 觉腹鸣,小便亦通畅,即是见效。
2、甘遂治水肿腹满:甘遂(炒)二钱二分、牵牛一两半,共研为末,煎为水剂,随时服用。
3、甘遂治麻木疼痛:甘遂二两、蓖麻子仁四两、樟脑一两,共捣作饼,贴患处。此方名“万灵膏”。内服甘草汤。
4、甘遂治突然耳聋: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内,口中嚼少许甘草。
5、甘遂治脚气肿痛:和甘遂半两,木鳖子仁四个,共研为末。每取四钱,放入猪肾中,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汤送下。不过十服见效。
6、甘遂治大小便不通:甘遂五钱(半生半炒)、胭脂坏了十文,共研匀。每服一钱,加白面四两,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畅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钱煎服。
7、消渴:甘遂(麸炒)半两、黄连两,共研细,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汤送下。忌甘草。
8、甘遂治风痰迷心癫痫:甘遂二钱,研为末,放在猪心里。缚紧,纸懈,煨熟。取出,加辰砂末一钱,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过的猪心煎汤调下。以大便下恶物为效,否则须再次服,此方名“遂心丹”。
9、甘遂治疝气偏肿:甘遂、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生甘遂的
生甘遂的副作用 气虚、阴伤、脾胃衰弱者及孕妇忌服甘遂;甘遂不宜与甘草同用。
甘遂注射给后可出现头晕、呕吐、恶心腹泻、寒颤和发热等不同症状。
生甘遂相关医书记载 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症瘕积聚,二便不通。
医书记载:
《本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
《别录》:“下五水,散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
《性论》:“能泻十二种水疾,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肤浮肿。”
《纲目》:“泻肾经及隧道水湿,脚气,肿坠,痰迷癫痫,噎膈痞塞。”
选方:
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甘遂一分,粉之,猪肾一枚,分为七脔,入甘遂于中,以火炙之令熟。日一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补缺肘后方》)
治水肿腹满:牵牛子半两(生用),甘遂(微炒)一钱。上二味粗捣筛,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盏,煎至五分,放温细呷,不计时。(《圣济总录》二气汤)
治卒身面浮肿,上气喘息:甘遂半两(煨令微黄),蒜瓣半两(煨熟,研),黑豆半两(炒热)。上除蒜外,捣罗为末,用蒜并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木通汤下十丸,日二服。(《圣惠方》甘遂丸)
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里来和,其人ZZ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粳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且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十枣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