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甘草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13     浏览:229    

文章目录

一、甘草的用价值
二、甘草的
三、甘草的副作用
四、甘草相关医书记载


甘草的用价值


甘草含有三萜苷类、黄酮类、阿魏酸、多种氨基酸、β谷甾醇、糖类、生物素等成分,具有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病毒、解毒、降血脂、抗过敏、抗肿瘤、抗心律失常、祛痰镇咳以及皮质激素样作用等多种功效,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能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现在广泛应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阿狄森氏病、急慢性肝炎、支气管哮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腓肠肌痉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脂血症、心动过速、宫颈糜烂、皮肤病、冻疮、食物中毒、物中毒等。根据甘草能“解百毒”的作用,甘草在中复方中随处可见。


随气入气,随血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适用于多种气虚证如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因其有广泛的解毒作用,也用于物、食物中毒。此外还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以及多种气喘咳嗽、腹中挛急疼痛,并能缓和某些物峻烈之性。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应用: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性。《本草正》中说:”甘草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得之解其毒,刚得之和其性,表得之助其外,下得之缓其速。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注意事项: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久服较大剂量甘草可引起水肿。


甘草的



甘草的副作用


甘草久服可能成瘾 停后会出现打哈欠、出冷汗、甚至焦躁不安。作为祛痰镇咳的非处方,甘草片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人在咳嗽时,会自然地想到服用甘草片来止咳。专家表示,甘草片的主要成分――甘草浸膏粉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祛痰功能,但并不适合长期服用。专家解释,甘草片中含有的阿片粉――也就是,作用是中枢镇咳,尽管含量很低,但长期大量服用也会成瘾。一旦停,患者可出现频繁打哈欠、出冷汗、流鼻涕,甚至焦躁不安等症状,往往需二三个月才能摆脱。


除了以上两种成分外,甘草片中还含有樟脑、八角茴香油和苯甲酸钠。樟脑有局部麻醉、祛痰的作用。八角茴香油具有挥发性,进入呼吸道后能腺体分泌,稀释痰液,使之容易咳出。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甘草片的镇咳作用十分明显。苯甲酸钠是该品中的防腐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甘草片适合因外界产生的干咳,属于对症治疗物。如自行用,使用时间不应超过3天,如果3天后症状得不到缓解,应到正规医院寻找病因,对症用。


专家强调,甘草片中的甘草成分有类激素样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胃溃疡,建议饭后含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此外,其中的阿片成分还会产生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此外,甘草还有水钠潴留作用,会使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慎用;可致孕妇流产,怀孕女性和哺乳期女性也应避免使用。


甘草相关医书记载


1、《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2、《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毒。”


3、《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5、《珍珠囊》:“补血,养胃。”


6、《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7、《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8、《中国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喜 欢

88

 
上一个:水蛭的用价值
下一个:【荜茇】荜茇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