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伊贝母的简介 伊贝母,性微寒,味苦、甘,属化痰止咳平喘。
植株高30~60厘米。鳞直径1.5~3.5厘米。鳞片上端延伸等长的膜质物,外皮较厚。叶散生,有时近对生或近轮生,以下向上由狭卵形至宽披针形,先端不卷曲。花1~4朵,淡,内具暗红斑点;叶状苞片l~2枚,先端平直;花被片6,蜜腺窝背面明显凸出;雄蕊6,子房上位,3室。蒴果长圆形,棱翅宽。花期4月,果期4~5月。
生于海拔1300~2000米的林下、草地或沙滩石缝中。分布于新疆天山地区。河北、内蒙古有引种栽培。扁球形,高0.5~1.5厘米。表面淡黄白色,稍粗糙,外层鳞叶2瓣,心脏形,肥厚,基部做凹陷一片稍大或近等大抱合。顶端稍尖。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伊贝母的
伊贝母的功效和作用 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治热咳,急性者较适宜,如风热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肺炎之咳嗽,有口于喉痒,痰稠色黄者,可用浙贝配连翘、牛蒡子、山栀皮、蒌皮等,方如蒌贝汤。又可配桑叶、杏仁、菊花、牛蒡子、方如桑杏汤。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贝母的种类有不少,针对不同种类,不同服用方式,适应于不同病症。但是总体来说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化痰、止咳,特别适合于北方人群,尤其是到了冬季,空气干燥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咳嗽、上火的症状,这个时候服用贝母有很好的效果。
伊贝母的副作用 1、感冒初期出现的咳嗽也不适合食用贝母蒸梨。风寒咳嗽贝母存在收敛的性质。对于感冒咳嗽来说,调理上应讲究的是驱散外协而非收敛,如果在感冒初期就靠贝母来调理,很可能适得其反。会加重病情。
2、伊贝母性寒、味苦,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此外,还有一定的杀作用。因此,近期想做准爸爸的男性,更应该慎重选用。
伊贝母市场 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止咳化痰。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近年来川贝价格暴涨,目前市场价已逼近每千克4000元。川贝母是多来源材,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和暗紫贝母的鳞,商品中又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其中炉贝为梭砂贝母的鳞,松贝和青贝是另外3种贝母的混合物。
此外,市场上还有体型更小的贝母,直径多为0.2厘米左右,商品名为米贝。这些贝母的幼嫩鳞只是外形和川贝相似,因为生长时间较短,用价值往往较低,市场价格低,往往在每千克100元左右,因此具有极强的诱惑力。这些贝母也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但显然不能代替川贝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