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干姜的简介 干姜,中名。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j-jicinale Rosc.的干燥根。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1、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175px,厚1~50px。表面灰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2、干姜片:本品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150px,宽1~50px,厚0.2~10px。外皮灰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的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干姜含挥发油2%~3%,为淡或黄绿色的油状液体;干姜含多量姜辣烯酮,少量姜辣醇,微量姜酮;生姜含多量姜辣醇,少量姜辣烯酮,无姜酮。
能温里散寒,温肺化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肺寒久咳气喘,痰多清稀。可与人参、五味子等配伍。可煮粥,煎汤等。一般多与其它香料合用。
①《本草经解》:“入肝、肺、肾经。”
②《得配本草》:“干姜,入手少阴、足太阴经气分;炮姜,入足太阴分。”功用主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③《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
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⑨《品化义》:“炮姜,退虚热。”
⑩《长沙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干姜的副作用 阴虚,内有实热,或患痔疮者忌用。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高血压病人亦不宜多食。
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为食疗应用。
干姜市场 干姜的选购
根扁平块状,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淡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 有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的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