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百部的简介 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虱。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的根,以块根入。内服能润肺止咳,外用可灭虱杀虫,具止痒作用,广泛分布于中国中部黄河、长江流域各省。多半野生于山坡丛林,现在好多地方进行家种。主产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
蔓生百部,又名:百部草(啪朴子》),婆妇草(《日华子本草》),蔓草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百部野生多半在荫蔽湿润的环境,经过人工引种栽培,喜前特性不太明显。但是怕干旱,耐寒冷,喜上层深厚,因百部块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层内。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
花期5月。果期7月。生长于阳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百部的
百部的功效和作用 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及肺结核等。配麻黄、杏仁治小儿风寒咳喘;配紫菀、贝母、寒水石治小儿肺热咳嗽。
灭虱杀虫:用于头虱、体虱。浓煎灌肠治蛲虫。
《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别录》:“主咳嗽上气。”
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
《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
《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
《中国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手册》:“治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皮炎,湿疹,荨麻疹,脚癣,阿米巴痢疾。
百部的副作用 1、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百部宁碱能引起印防己毒素样惊厥。
毒性很小。其单体生物碱有一定的毒性。
3、临床观察
无毒。生百部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即有恶心、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
蒸百部和蜜炙百部可减轻不良反应,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或长期服用一般没有不良反应,但大剂量使用仍可能有恶心、头晕等反应。
4、(毒)理学
百部碱服用过多可减低呼吸中枢兴奋性,继而导致呼吸中枢。体外试验表明,百部醇浸剂在1:100-1:1600浓度时对H37RV人型结核抑菌有抑制作用,在1:80浓度10分钟内可将其杀死。
此外,百部煎剂对多种细菌及皮肤真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能降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对已感染的小鼠也有治疗作用。
用鸡胚培养的新城病毒试验,表明百部能延长鸡胚寿命36小时。置鼠晓虫于50%百部液内,经11小时已有少数死亡,20小时全部死亡。
百部市场 对于中百部的价钱,是没有明确的,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中百部的价格不会很贵。但是由于不同的店进货价不同,以及不同的地区消费水平不同,其售价也会有所差异,患者们需要以当地实际售价为准,建议大家到附近的大房向咨询。
百部于秋、冬季节采收。采收时先将地上藤蔓割除,从根部小心把土挖开,至根部大部分暴露时,再把四周围土挖开,将丛生的块根挖出,洗去泥土,放入锅内,加水满过面,煮至水沸,然后取出沥干,摊在竹席或干净水泥晒场上,暴晒至足干;或在烘炉内薄薄摊开,在60℃左右的温度下烘干,装入麻袋置阴凉干燥处保存,注意防潮,防霉。商品以足干、成条、条粗有肉,呈纺锤形成长纺锤形;质坚实,断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味甘、苦,无烤焦,无霉坏者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