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干石斛】干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25     浏览:185    

文章目录

一、干石斛的简介
二、干石斛的
三、干石斛的功效和作用
四、干石斛的副作用
五、干石斛市场


干石斛的简介


干石斛,中材。味甘,却惊定志,壮骨补虚,善驱冷痹。主要能滋养胃阴、生津液,适用于热津液或阴虚内热,以及舌光无苔、津液少等胃阴不足症。本品善于补虚,所以有实邪或湿温病尚未化燥伤津时不能用。石斛是在当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采收,洗干净去除杂质清理好后,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经烘干被称为铁皮枫斗或是耳环石斛。鉴别铁皮石斛的方法不一而论。从外观上来看,铁皮枫斗呈暗黄绿色,多处可见残留的叶梢纤维,整体大小匀称美观,表面上有光泽,手感沉重。而用其它石斛加工的成品,颜色呈金或是黄褐色,表面无光泽,个头大小不一,手感轻浮。从口感上来鉴别,铁皮枫斗有清香味,放入嘴中咀嚼后富含黏液,微甘渣少,而其它石斛有的有少量黏液,有的没有,没有清香味,渣多。还可以将铁皮枫斗泡入沸水几分钟,等它的螺旋状枫斗化解开,铁皮枫斗呈甘蔗状,略微收缩,而其它石斛成品呈条状,不收缩。


干石斛的





干石斛的功效和作用


1、干石斛治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


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2、干石斛治肾阴虚证


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


3、干石斛治伤寒蛔厥及久痢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干石斛的副作用


石斛对于身体的好处很多,并且功效也比较的奇特,所以在市场上并不是货源充足,也被称之为千金草。另外,服用石斛也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但是对身体的伤害并不明显,同时毒性也比较低。


在平时服用石斛或者是将石斛泡水喝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使用量。如果过量的服用石斛很容易出现中毒的情况,例如惊厥。另外,石斛具有敛邪的作用,令邪气没有办法发散到体外,所以说如果身体患有温热性质的疾病,那么千万不能够过多的服用石斛,否则不利于身体恢复健康。石斛还具有一定的助湿效果,所以如果属于湿温体质的人群最好不要将石斛泡水喝


干石斛市场


1、干石斛选购


多呈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段,表面金、绿或者棕,有光泽,有深纵沟或纵棱,有的可见棕褐色的节;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有多数散在的筋脉点;气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2、干石斛保存


把石斛剪成小段,用刀背拍裂后煎汤或泡茶。其保健效果一样功效显著。石斛清洗后应尽快食用,不要放置过长的时间,避免受潮后发生变质。若存放期间发芽或开花属正常现象,可以把芽和花一起服用铁皮石斛花、铁皮石斛粉地保存较为简单,只要密封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之处,就可以了。铁皮石斛的营养成分不是固定的,自然也不是长期有效的,只有合理保存,才能发挥其效作用。



 
喜 欢

66

 
上一个:【银翘】银翘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个:【砂糖】砂糖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