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儿茶的简介 儿茶,中名。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 (L.f.)Willci.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有栽培。
落叶乔木,高6~13米。小枝细,有棘刺。叶为偶数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花或白色。树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条状薄片开裂,不脱落。荚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泽,有种子7~8枚。花期8~9月,果熟期2~3月。
儿茶的
儿茶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
性味苦、涩,微寒。用于清热、生津、止血,主治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回,皮肤湿疹,口疮,扁桃体炎。
作用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儿茶水煎剂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所含鞣质可使细菌不能获得食物营养而有防腐作用,在培养基上,10%溶液24小时有杀菌作用。
儿茶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在体外对流感病毒有灭活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右旋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对离体蟾蜍心振幅先抑制后兴奋,并通过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降低体内肾上腺素含量而有降压作用。
给小鼠口服或注射儿茶鞣质,能增进其毛细血管抵抗力;如预先使豚鼠缺乏维生素C,则加用儿茶鞣质可增进此维生素的吸收。
对胃肠道的作用
给空腹家兔以不同浓度的儿茶水溶液,能抑制十二指肠及小肠的蠕动,但能促进盲肠的逆蠕动而有制泻作用,对大肠几乎无作用。
对酶类的影响
右旋儿茶精能抑制组胺脱羧酶之活性,可能与其抗组胺的作用有关,而对组胺酶无影响。还能抑制透明质酸酶、胆碱乙酰化酶,而对胆碱酯酶则无影响。儿茶有抑制链激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右旋儿茶精能降低兔血糖,延缓羊毛脂引起的血清胆甾醇水平之升高。
其他作用
右旋儿茶精能抑制大鼠的脑、肝、肾、心及猪主动脉等多种器官的氧摄取,特别是抑制心肌的氧摄取,是否与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尚待研究。
儿茶的副作用 寒湿之证禁服。
儿茶市场 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气微,味涩、苦,略回甜。
本品粉末棕褐色。可见针状结晶及黄棕色块状物。
取火柴杆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干燥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置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纤维素预制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