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槐花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1     浏览:507    

文章目录

一、槐花的用价值
二、槐花的
三、槐花的副作用
四、槐花相关医书记载


槐花的用价值


1、槐米是什么


槐米广义是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中国各地区产,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及时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2、槐米的用价值


2.1、衄血不止:槐花、乌贼鱼骨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之。(《普济方》)


2.2、吐血不止:槐花烧存性,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饮下三钱。(《普济方》)


2.3、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下,立效。(《箧中秘宝方》)


2.4、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钱,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汤服。(《普济方》)


2.5、妇人漏血不止:槐花烧存性,研。每服二、三钱,食前温酒下。(《圣惠方》)


2.6、杨疮:乃阳明积热所生。槐花四两略炒,入酒二盏,煎十余沸,热服。胃虚寒者勿用。(《集简方》)


2.7、下血血崩:槐花一两,棕灰五钱,盐一钱,水三钟,煎减半服。(《摘玄方》)


3、槐米的泡法是什么


一茶匙槐米叶片,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槐花的



槐花的副作用


1、槐米的副作用是什么


槐米茶的副作用首先体现在,脾胃比较虚弱的人饮用之后,大便容易变得比较稀,而且还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此外肾阳虚的人,在饮用槐米茶之后,还可能会出现腰痛、晚上总是上厕所,低下的情况。而有些体质比较好的,如果喝的太多了,也容易出现不舒服。患有糖尿病的病人,也不太建议饮用槐米茶。孕妇也不能饮用槐米茶,因为其是利滑的产品,是孕妇所忌讳的,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槐米茶的副作用还表现在可能会让人出现皮炎。这是因为其中会分泌出一种感光性的物质,而有些人对此会比较敏感,当身体在外的一些部位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时候,容易出现日光性皮炎。


2、槐米的理作用是什么


2.1、抗炎作用:大鼠ip本品所含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2、维生素P样作用:芦丁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


2.3、抗病毒作用:200u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最大的抑制作用。


2.4、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芦丁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为95%。此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2.6、祛痰、止咳等作用:本品所含的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槐花相关医书记载


1、槐米的相关古书记载有哪些


1.1、《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1.2、《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1.3、《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


1.4、《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1.5、《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1.6、《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1.7、《本草求原》:为凉血要。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2、食疗作用是什么


2.1、凉血止血 槐花主要用于出血属于血热的病症,可配合地榆治疗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痔血,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上部出血如咯血、衄血等。


2.2、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槐花所含的芸香甙(芦丁)是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维生素,可增强血管壁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韧性,对高血压患者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可预防中风。



 
喜 欢

240

 
上一个:【佛手】佛手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个:【防风】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