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消化不良什么穴位
1、按揉推四横纹
中医介绍四横纹穴时位于手掌面的食指和中指还有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在进行操作时,操作者要注意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同时用右手食指或中指的指端分别来按揉宝宝的四横纹穴,这样约2~3分钟;还可以推四横纹穴,就是将小宝宝的四指并拢,这时爸爸作为操作者要用右手拇指自宝宝的食指横纹处慢慢的推向小指横纹,这样循序的推50~100次。这种推理方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还有一定的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
板门穴的位置就是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在进行操作时,操作者可以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然后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这样按揉板门穴。在给宝宝进行按揉时,无论是选择顺、逆时针皆可;还可使用推法,就是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这种推法可止泻,然后由腕横纹在推向拇指指根,这样的方法可以止呕,这样来回推可调整脾胃的功能。具体次数可以按揉2~3分钟,推50~100 次。
3、推脾经穴
脾经穴位于小儿的拇指桡侧面。具体操作方法就是爸爸或是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宝宝的左手四指,然后再以拇指和中指捏住宝宝的拇指,这时操作者可以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用适当的力度来直推小儿脾经穴,从宝宝的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这样进行推50~100次,需要注意的是要单方向直推,不可来回推。这主要是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腹部
这种需要将小儿平卧位,给宝宝进行操作的人可以用右手四指或手掌,轻轻的在小儿的腹部,这样以宝宝的脐为中心,然后轻轻的作圆周运动。时顺大肠方向为泻,这中方法主要适宜大便偏干者;而逆大肠方向为补,主要适宜大便偏稀者;在给宝宝的时候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的方法,一般约50~100次。操作时,注意收的力度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同时还要注意的就是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要保证手的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二、孩子消化不良如何调理
1、饮食疗法
限制饮食,以减轻肠胃道的负担。在病初可采用早期禁食,一般禁食为6―12小时,具体可视患儿病情的营养状况而定。如病情轻、营养状况差者,禁食时间可短些;病情重、营养状况较好者,禁食时间可稍延长。在些期间,只喂开水或淡盐水,然后逐渐恢复饮食。
要由稀到稠、由少到多,根据病情,可在3―5天内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如系母乳喂养,需减少喂奶次数及每次喂奶时间,并暂停辅食;母亲宜少吃油腻物以减少奶中脂肪;如系人工喂养,可先吃米汤或稀释牛奶(最好是酸牛奶),也要减少喂奶次数和每次喂量。
2、细心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和各种清洁消毒工作,勤换尿布,便后要用温水清洗,防止发生红臀。患儿的腹部要保温,以减轻因肠蠕动过快而引起的腹痛。
3、适当补液
患儿由于呕吐、腹泻不仅丧失大量水分,同时丧失大量钠盐,故早期即应多次给患儿喝少量淡糖、盐水。也可吃些橘子水和钙片等。
三、孩子消化不良的症状
1、口臭
乳食积滞于胃脘,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爸妈会发现宝宝在晨起或打嗝时有很重的口臭,这就是有消化不良的迹象了,爸妈要引起注意。
2、食欲减退
宝宝如果消化不良,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肠鸣音亢进的症状,医生甚至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宝宝肚子发出的“咕噜”叫声。
3、溢奶
小宝宝会经常溢奶,孩子大点则会呕吐。一般并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但精神尚好。呕吐时会伴有腹痛,年龄较小的宝宝表现为哭闹不安,大孩子则会诉说腹痛。腹痛不剧烈者,可自行缓解。如果腹痛剧烈,一定要及时就医。
4、腹泻
大便一天5―10次,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稍大的小儿大便恶臭,伴有食物残渣排出。
5、夜卧不宁
孩子会有烦燥、啼哭、手心热、夜卧不宁,甚至会出现低烧的情况,睡觉时会踢被子,刚入睡时头汗多,为饮食过多积滞肠胃而产生内热,正如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份饥和寒”,“胃不和则夜不安”。
总之,上面就是有关孩子消化不良的一些调理方法,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