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什么穴位治失眠 1、三阴交穴治失眠
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2、百会穴治失眠
在头顶,前发际直上正中5寸。大家看看人体经络穴位图就知道,百会是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的交会处,通常所说的“三阳五会”就是百会。百会有提阳气、醒神开窍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血不足、肝火旺盛、风邪侵袭引起的各种头昏、头疼,我们临床上常将它作为治疗头顶痛的首选穴。
治疗失眠,单独灸百会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做一做。先将百会周围的头发分开,让头皮露出来,然后将艾条点燃,置于离头皮2厘米左右处温和灸,以头皮感觉到温热为度。如果感觉有点儿烫可以将艾条移远一点儿。每天晚上灸15分钟左右,有利于入睡。这个方法对妇女产后失眠效果尤其好,患产后失眠的人,使用这个方法,每天灸1次,一般连续灸四五天就能治愈失眠问题。
3、安眠穴治失眠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1、怕失眠心理
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
2、梦有害心理
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
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3、自责心理
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
失眠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1、失眠食疗方法一:
材料:去核红枣500克、冰糖100克、阿胶150克。
做法:首先将红枣加水煮烂,然后加入冰糖、阿胶,慢火熬煮至膏状备用。早晚服用1~2匙(约10~15克)。
适用于气虚、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患者。
2、失眠食疗方法二:
材料:莲子30克、百合15克、加适量冰糖。
做法:首先将莲子、百合煮成汤,然后再加入冰糖调味,在临睡前服用。
健康提示:这种食疗方法对虚热烦躁失眠者非常有用。
3、失眠食疗方法三:
材料: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加适量蜂蜜。
做法:将柏子仁去净皮壳杂质,捣烂,跟粳米煮粥,等到粥快熟的时候,再加入蜂蜜,稍煮沸就完成了。每天2次,2~3天为1个疗程。
这种食疗方法对失眠健忘者非常有用。
4、失眠食疗方法四:
材料:炒酸枣仁60克,大米200克。
做法:将炒酸枣仁的时候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大米共煮粥,每次适量服用。
适用于各种失眠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