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鉴别 常见检查: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肌电图
一、鉴别
本病的周围神经症状需与其他末梢神经障碍性疾病相鉴别。
1、脊髓灰质炎:多见于未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小儿。其特征为不对称性,感觉存在,可有延髓性、腹肌。脑神经受累者较少。一般热退后不再发展。早期脑脊液细胞数常增多,后期可见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未服小儿疫苗的小儿,常留有后遗症。从、脑脊液可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
2、脊髓肿瘤:脊髓髓内肿瘤相对少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0%~15%,较多见于颈段及胸段,80%为神经胶质瘤,其中以室管膜瘤最多,约占55%~60%;其次为星形细胞瘤,约占30%。其他较少见的尚有血管瘤、脂肪瘤、转移瘤和先天性肿瘤等。病理上主要侵犯灰质,有垂直发展倾向。肿瘤累及脊髓灰质,出现相应的结构损害之征象,如感觉障碍或感觉分离,肌肉萎缩等。椎管梗阻比髓外肿瘤出现得晚。脊髓内肿瘤患者20~40岁者为多,占76.5%。从发病到入院手术2月~14年,平均28月,2年内者占70.5%。
3、低血钾性周期性:低血钾型周期性(hypokalemicperiodicparalysis)是以骨骼肌反复发作弛缓性及发作时血清钾降低为主要特征。发生时间不定,以睡醒及休息时多见。过食碳水化合物、受凉、精神紧张、外伤、感染及经期等均为诱发因素。有时可因肢体浸入冷水而诱发局部弛缓性。将该肢体继之侵入温水后可渐缓解。
4、其他:如癔症性瘫痪等。另外,个别病例还需与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cutecerebellarataxia)相鉴别。此病症状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表现为步态不稳、不能站立,指鼻试验不稳。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抗体检测:GBS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多种抗神经节苷脂L、a、GDLa、GDLb及GQ1b的抗体,一般采用ELISA法检测。许多学者就是否这些抗体与GBS亚型存在相关性作了研究。除了抗GQ1b抗体确定与MFS密切相关外,其他GBS临床亚型及相对应的特异性的抗体尚未完全确定。双份血清抗神经抗体≥4倍增高的阳性率约75%。P2蛋白(人周围神经磷脂蛋白)抗体阳性对本病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抗体及其可能相关的GBS亚型:
(1)抗GML抗体:约30%AIDP患者出现此抗体,非特异性。
(2)抗GDLa抗体:在中国AMAN患者中,此抗体具特异性,但其敏感性为60%~70%。
(3)抗GQLb抗体:90%的:MFS患者出现此抗体。
(4)抗GalNAc-GDLa抗体:此抗体与前驱空肠弯曲杆菌感染相关,研究表明伴有此抗体的GBS患者可出现快速进展,非常严重的肌无力(以远端肌群为主)。但很少有感觉消失、感觉异常以及脑神经受累。
(5)抗Gla及抗GMLb抗体:GBS患者出现这种抗体需警惕延髓发生。
2、血液检查:半数以上病儿中性粒细胞增高,危重病例多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3、血气分析:血气分析可以了解呼吸功能和呼吸性酸中毒情况。应定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4、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本病特征之一。患者发病数天后蛋白含量开始上升,蛋白含量最高峰在发病后4~6周,多数病人细胞数正常。患者脑脊液中可发现寡克隆区带。
二、电生理学检查:
1、AIDP和MFS:脱髓鞘性改变,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F波消失,有作者认为H反射消失是早期诊断GBS的较敏感的指标。上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振幅减弱或者消失,异常F波也是早期GBS的异常指标。
2、AMAN和AMSAN: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微异常,复合运动动作电位(CMAP)振幅下降,提示为轴索受损,但无脱髓鞘改变。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鉴别,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种类分类辨别,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