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症状 > 

【横纹肌肉瘤的症状】横纹肌肉瘤的早期症状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1-12     浏览:695    

横纹肌肉瘤的症状


一、症状


常表现为肿胀或进行性增大的块物,局部疼痛部分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外观,初起时肿块较小,位于皮下,可无任何症状,以后肿块逐渐增大,侵犯皮肤形成溃疡,有不规则出血和排液,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疼痛,同时可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患者往往因肿块,出血和疼痛而就诊,有些病例肿块可在若干年内无变化,而后迅速增大。


临床分期:


1.IRS手术病理分组


由国际横纹肌肉瘤协会组(IRS)制定的分组系统,被普遍采用。


Ⅰ期:肿瘤局限,肿瘤完全切除,区域淋巴结未受侵犯。


Ⅰa期:肿瘤局限于原发肌肉和脏器。


Ⅰb期:肿瘤浸润至原发肌肉和脏器之外,如穿过筋膜层。


Ⅱ期:肿瘤局限,肉眼下完全切除。


Ⅱa期:肉眼下原发肿瘤完全切除,但镜下切除边缘仍有残留病灶,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Ⅱb期:肿瘤局限,完全切除,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Ⅱc期:肉眼下原发肿瘤完全切除,但镜下切除边缘仍有残留病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Ⅲ期:不完全切除或活检,有肉眼下残留。


Ⅳ期:诊断时有远处转移。


2.IRS术前TNM分期系统


由于手术,化疗和放疗在横纹肌肉瘤治疗中的地位逐渐发生改变,而术前的处理会导致手术病理分组的改变,因此,在1997年IRS提出了术前TNM分期系统,根据原发肿块的部位,大小,局部淋巴结的状态和远处转移情况来确定,在这种术前分期系统中,生殖道横纹肌肉瘤属于有利部位,不管肿块的大小和局部淋巴结的状态如何,当无远处转移时为Ⅰ期,有远处转移时为Ⅳ期,因为TNM分期系统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预后,所以尚需进一步完善。


3.SIOP的TNM分期系统


由国际儿科肿瘤学会SIOP制订的。


(1)术前TNM分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原发组织或器官,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Ⅱ期:肿瘤向周围1个或多个组织或器官侵犯,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Ⅲ期:远处转移。


(2)术后分期:


pT1:肿瘤局限于原发器官,完全切除,切缘阴性。


pT2:肿瘤向周围组织或器官侵犯,完全切除,切缘阴性。


pT3:肿瘤不完全切除。


pT3a:显微镜下有残留病灶。


pT3b:有大体残留或仅做活检。


二、诊断


RMS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凡皮下肿块逐渐增大,尤其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应怀疑为软组织恶性肿瘤。诊断必须结合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细胞学检查。诊断时需见纹状肌细胞,但即使在高分化的RMS中也常常无明显的横纹,而且组织学诊断RMS主观性大,误诊率高达40%,所以确诊需结合免疫组化和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查。同时需进行X线平片、B超、腹部B超、CT和磁共振成像(MRI),了解病变部位受累情况。Daldrup等(2001)通过比较骨骼肌的闪烁显像,全身MRI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FDG-PET)来发现RMS骨髓转移病灶时发现,(FDG-PET)的敏感性为90%,明显高于全身MRI和骨骼肌的闪烁显像,但FDG-PET显像亦有假阳性。另外,借助于宫腔镜、镜等监测技术,可协助了解RMS的局部浸润情况。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横纹肌肉瘤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横纹肌肉瘤并发症,横纹肌肉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横纹肌肉瘤的并发症


横纹肌肉瘤并发症


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感染、出血。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横纹肌肉瘤症状,横纹肌肉瘤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横纹肌肉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373

 
上一个:【物反应性甲病的症状】物反应性甲病的早期症状
下一个:【高动力性循环的症状】高动力性循环的早期症状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