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 

口腔“上火”喝凉茶有用吗?口腔上火吃什么好

作者:佚名     时间:2014-12-06     浏览:704    


冬天打边炉暖胃又暖心,最怕之后口腔“上火”,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烂嘴角、口干舌痛……专家表示,口腔“上火”的原因很多,不可以单纯归咎为打边炉,更不能把凉茶当“良”,需辨“证”施治,才能真正降火。


口腔“上火”不光源于吃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流鼻血以及口干舌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烂嘴角、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二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老百姓一般所说的上火,多数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翁志强主任医师说,除了吃火锅、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外,情绪波动过大、受凉、伤风、中毒和缺少睡眠等都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上火”。此外,夏天被“暑气”侵袭发生中暑也会“生火”。


“上火”喝凉茶有失片面


专家表示,表现为口腔上火的疾病有很多,有的是实症,有的是虚症,有的甚至不属于上火,如果只是一味地喝凉茶,可能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病情延误。


复发性口腔溃疡:


并非单纯的上火所致,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物、激素水平改变、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反应异常均可能诱发口腔溃疡。喝凉茶效果不大,只有通过饮食干预、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起居有规律、避免熬夜、加强锻炼提高自身体质,才会大大降低口腔溃疡发病风险。


感染性口炎:


如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唇炎、手足口病、疱疹性龈口炎、鹅口疮、急性牙龈脓肿等,表现为口腔黏膜起疱、黏膜溃疡、红肿有脓,病人多为急性感染,中医辨证为实症,治疗上中医配合使用“降火、清热”往往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慢性唇炎:


表现为反复唇干裂、脱皮、唇肿胀,由于病程长,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或虚症,单纯清热效果往往不理想。


手术后的口干舌燥,系统性的口腔病症:由于手术创伤加上出血,或长期疾病的消耗,病人多为虚症,也就是通常说的“阴虚火旺”,调理上要“养阴清热”。


经久不愈的口腔黏膜溃烂:


有残存破损的牙齿或制作不合的假牙,其锐利边缘不断刮破黏膜产生溃疡。须去除因素,以免溃疡经久不愈,发生癌变。


不属于“上火”的口腔溃疡:


包括严重的天疱疮、血液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口腔溃疡表征、结核性溃疡、性溃疡等,它们是不会自愈的。这类溃疡如被忽视或用自己的“经验”当作口腔上火来治疗,必然延误病情。


如何预防口腔上火?


保持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定时定量进餐,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水果,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和熬夜;加强漱口清洁,保持口腔卫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躁的情绪“火上浇油”。


预防口腔上火的食疗方:


(1)三花饮(白菊花、金银花、白扁豆):清热祛湿,适用于食荔枝过多上火、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的人。


(2)玄参莲枣饮(玄参、莲子、蜜枣):养阴降火,适用于心火过旺、口腔溃疡、口干舌红、渴欲饮冷水、经常失眠的人。


(3)玉米饮(红萝卜、鲜茅根、玉米连须、白扁豆、云苓):清热祛湿,适用于上火挟湿、口干口渴、口腔溃疡的人。


(4)绿豆粥、蒲公英绿豆粥(绿豆、蒲公英):和脾胃,祛内热,适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消化力弱、经常性口腔溃疡的人。


(5)云苓糙米粥(云苓、淮山、陈皮、富硒糙米):健脾胃,祛湿,适用于脾胃虚弱、口淡、苔白厚、便秘、经常口腔溃疡的人,大人小孩均可。


(6)夏桑菊茶(夏枯菊、桑叶、菊花煎水):预防肝火旺和疏肝、清肝火作用。


(7)枸杞菊花茶(枸杞、菊花煎水):养肝清肝火,适用于头晕脑涨、眼赤目干、经常用脑者。


(9)莲子饮(桂圆、莲子、西洋参、大枣煎水)清心火提气,适用于气血不足,久坐电脑旁工作者。

 
喜 欢

384

 
上一个:什么时候不能喝茶?什么人不能喝茶水
下一个:食物趁热吃好吗?寒冬进食过热易损害口腔健康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