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 

豆腐和什么一起吃好?豆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5-25     浏览:285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传统认为豆腐最好不要和菠菜一起煮:菠菜营养丰富,有"蔬菜之王"之称,但是菠菜里含有很多草酸,每100克菠菜中约含300毫克草酸。豆腐里含有较多的钙质,两者若同时进入人体,可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人体内的结石正是草酸钙,碳酸钙等难溶性的钙盐沉积而成的,所以传统认为最好不要把菠菜和豆腐一起敖着吃。


菠菜、竹笋、苋菜等蔬菜含草酸高,但是如果将烹饪方法改变一下,还是可以在一起食用的。如将菠菜、竹笋等含草酸高的食物先用开水过一下,就可除去大部分的草酸,就可以减少其影响。


菠菜炖豆腐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是中国人的传统美食。虽然菠菜含有大量的草酸,能与豆腐中的钙形成草酸钙沉淀,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单独吃菠菜,其中的草酸会结合胃内食糜中的部分铁和锌,而且草酸还能够进入血液,沉淀血液中所含的钙。而将豆腐与菠菜同食,豆腐中的钙与菠菜中的草酸结合后,就能够保护食物中的铁和锌等元素,还能保证人体内的钙不被草酸结合。


因此,豆腐与菠菜同食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搭配。当然,烹调时如能适当减少菠菜的比例,并预先将菠菜焯水,则豆腐中钙的吸收率将会显著提高。


另外豆腐不宜与茭白同吃,同吃易形成结石。蜂蜜与豆腐同食易腹泻。


豆制品和蜂蜜都是营养佳品,但豆制品和蜂蜜却不能同食。


豆腐能清热活血,下大肠浊气。蜂蜜甘凉滑利。二者同食,易致腹泻。同时,蜂蜜含有多种酶类,豆腐含有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及有机酸,二者混食,易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所以吃豆腐后,不宜食用蜂蜜,更不宜二者同食。


其他豆制品不能与什么一起吃


豆浆的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高,而蜂蜜含有少量有机酸,两者冲兑时,有机酸与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此外,豆浆里最好不要加红糖。因为红糖含有多种有机酸,它们和豆浆里的蛋白酶结合,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白糖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豆浆还含有、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这些都是对人体不好的物质。对付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豆浆煮熟。另外,长期食用豆浆的人不要忘记补充微量元素锌。


知道了豆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那么应该如何吃豆腐呢?豆腐这样吃会更营养:


1、豆腐宜与花生同吃,由黄豆和花生制成,具有补血补气、滋阴润肺的作用,适用于体虚瘦弱、大病初愈之人。


2、豆腐宜与红枣枸杞同吃,将45克黄豆浸泡6—12小时,15克去核红枣洗净、10克枸杞洗净,一并加入豆浆机,再加清水打成浆后煮熟即可。有补虚益气、安神补肾、改善心肌营养之效,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饮用。


豆腐不足之处是它所含的大豆蛋白缺少一种必需氨基酸——蛋氛酸,若单独食用,蛋白质利用率低,如搭配一些别的食物,使大豆蛋白中所缺的蛋氨基酸得到补充,使整个氨基酸的配比趋于平衡,人体就能充分吸收利用豆腐中的蛋白质。


蛋类、肉类蛋白质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豆腐应与此类食物混合食用,如豆腐炒鸡蛋、肉末豆腐、肉片烧豆腐等。这样搭配食用,便可提高豆腐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豆腐的好伴侣——海带和鱼头,这两种搭配堪称两全其美。


豆腐+海带=预防碘缺乏


专家主张将海带或其他含碘高的海产品与豆腐为伍。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皂角苷的物质,此物虽可防止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氧化脂质产生,却会引起体内碘的排泄,长期食用易引起碘的缺乏。若海带与豆腐同煮,就两全其美了。


豆腐+鱼头=提高钙吸收


豆腐虽富含钙质,但若单食豆腐,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颇低。若为豆腐找个含维生素D高的食物同煮,借助维生素D的作用,便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增高。例如鱼头烧豆腐,此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搭配得非常科学。因为鱼头内的维生素D可提高人体对豆腐中钙的吸收利用率。

 
喜 欢

112

 
上一个:多吃豆腐好吗?豆腐吃多了有害处吗
下一个:饭后多久可以吃?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