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当归怎么吃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8     浏览:866    

文章目录

一、当归怎么吃
二、当归
三、吃当归有什么好处
四、当归饮食宜忌


当归怎么吃


1、当归怎么吃


1.1、用法


煎服,6-12g。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和血用全当归。当归生用以润肠通便力胜,多用于便秘肠燥;酒制当归补血活血力强,多用于血虚体亏,,跌打伤痛;当归炒炭后其止血力强,可用于治崩中漏下。


1.2、当归茶


配料:当归片10-15克,红茶5克。功效:补血、活血、调经。适应,,功能性出血等症。


1.3、当归酒


配料:当归50克,白酒500克。功效:补血和血,行气止痛。适用于血虚血瘀,及筋脉失养引起的疼痛。


2、当归是什么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特异香气。主根粗短,肥大肉质,下面分为多数粗长支根。直立,带紫色。复伞形花序顶生,双悬果。(双悬果:为干果的一种,成熟时不开裂,是伞形科特有的果实)


3、当归的中附方有哪些


3.1、治室女月水不通:当归(切,焙)一两,干漆(炒烟出)、芎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圣济总录》当归丸)


3.2、治逆行从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止之,次用当归尾、红花各三钱,水一种半,煎八分,温服。(《简便单方》)


3.3、治血崩:当归一两,龙骨二两(炒赤),香附子三钱(炒),棕毛灰五钱。上为末,米饮调三四钱,空心服。(《儒门事亲》当归散)


3.4、治血瘕痛胀,脉滞涩者:当归三两,桂心两半,白芍两半(酒炒),蒲黄二两(炒),血竭三两,延胡两半。为散,酒煎三钱,去渣温服。(《医略六书》当归蒲延散)


当归



吃当归有什么好处


1、吃当归的好处是什么


1.1、补血


当归善于补血,为补血之圣。其性甘温质润,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诸多病症,如血虚导致的面色萎黄、血虚不能濡养心神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此外同补气物配伍使用时能很好的治疗气血两虚方面的病症。


1.2、调经止痛


当归味甘而辛,不仅善于补血,而且可以活血行滞止痛,是妇科用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重要材,常被用于治疗、经闭等症。又因其性温,对于有血虚、血瘀有寒的女性尤为适宜。


1.3、活血止痛


当归辛行温通,可补血活血,散寒止痛,是活血行瘀的良。可用于治疗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症。


1.4、润肠通便


当归可以通过补血来润肠通便,比较适宜血虚肠燥引起的便秘症状。


1.5、延缓衰老


当归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物反应,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2、当归的选购方法是什么


质量较佳的当归主根呈圆柱形,长15米,表面凹凸不平,呈黄棕色或棕褐色,下部有多条支根,多扭曲。质地柔韧,断面呈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质较厚,有裂隙及棕色油点,形成层呈、棕色环状,木质部分颜色较淡,有棕色放射状纹理。以、干净、无霉点和有香气者为佳。


当归饮食宜忌


1、当归人群宜忌有哪些


用不当当归辛香走窜,过多、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不当会加重出血、腹泻等症状。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大肠滑泻、阴虚火旺、舌苔厚腻者忌食。


2、当归和什么一起吃好


2.1、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料: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功效:养血温中,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有寒,腹部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等病证。


2.2、当归煮蛋


配料:当归、鸡蛋。功效:补气补血,适合身体虚弱、的女性。


2.3、当归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00克、当归15克。功效:此汤具有补血、特别是针对贫血、神经衰弱的女性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而且制作方法很简单只要买个炖锅基本上就成事了。



 
喜 欢

491

 
上一个:黑枸杞怎么吃
下一个:鱼翅怎么吃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