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头、腰脊和地心是习练太极拳的三个新环节,它对技击、健身与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喉头
喉头的作用是吞咽呼吸,无论是健身养生或技击,太极拳老师们都讲过,一吸一呼,动作的快慢,一定要与呼吸紧密配合。健身养生中医学讲,舒心平血,要求轻吸轻呼,并加强柔缓的呼气;益气养肺,要求轻吸重呼,并强调尽量呼气;疏筋壮骨,要求吸和呼等长。在技击中则要求“吸要吸蓄的愈足,呼要呼得愈透,吸得足以见其巧,劲能才能大量蓄存。呼得透才能输送大量的劲力,方能见得其妙”。诸如习练陈式太极拳的金刚捣碓、懒扎衣、六封四闭和单鞭,它可以东南西北四面打。在习练之中的提呼吸,一举一动,都须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只有坚持沉着久练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这也是太极拳中的以气运身的一个特点。但我们不可只顾在练拳时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要把意贯注于动作之中。要运用喉头促使意气运动,使它很自然地产生动荡,使外部的神气鼓荡同内部的意气动荡得以协调。调节呼吸和劲的发放必须内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与意是关键。要知道太极拳在技击中也是由意念到呼吸,以及行气都要求平稳,既扎实而不停地往复运转,气势满、圆,沉实有力,虚实分明。
二、腰脊
腰脊即脊柱,脊柱位于人体的中轴,是人体的“顶梁柱”。它担负着保护脊髓、负重和躯干活动的重任,系重要的中枢神经通道。脊柱是否柔韧坚强,对习练太极拳而言则是关键。有多位老前辈都讲过,习练太极拳必须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含,使气沉于丹田。胸忌挺出,挺出刚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腿根易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能含胸,自然能拔背,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我们在习练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时,蛄α奖墼脖Ъ珉喂浅左右两旁向前展开,使两肩臂与胸形成一个弧形,由此来体现蛄ΑK拉动脊背横肌向两肩侧前,使胸前形成横形凹进弧圈,这样就会觉得气蚓⑹怯裳脊发出的,且气紧贴背。诸如太极拳中的双推手、白鹤亮翅、背折靠和斜行拗步等式,都能体会到气发于腰脊的作用。但绝不可误以为驼背为拔背。因为驼背就会使前胸凹进,使胸失去支柱的作用。
对养生来讲,腰脊背的含胸,用的是腹部呼吸,双肩的前后运动,可把肺中废气排挤出去。平常的含胸拔背发劲多与呼气正好配合,过后可把两肩胛骨向两旁展开转动臂膀,使新鲜空气纳入,与健康的需要相符合。
三、地心
地心讲的是桩或技击中的步伐劲力。
歌曰:“劲力本从脚底来,两掌互变随步开。掌与步法紧相连,避强用顺侧身迈。”
太极拳的式为桩功,与地心有关。武当有内家十三桩,每桩都与地心密切相关。所谓地心,就是脚心涌泉穴,与地面地气的吸力,和用时的反弹之力。桩是“上接天气通过人体下接地气,达天人合一。效应感觉气自地根上冲天根,和天根贯人地根。通透全身川流不息”。桩功必须注意松静自然,做到体松、气顺、心静、步稳。
习练太极拳中的地心之力,以意领气和经络走向的一致性,同战术与步法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如桩功稳,技击之时就不怕敌方与你如何,我总是不动前脚,后脚微转,扎实稳打,沉着应战,寻找机会进击,定能稳操胜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