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从初学太极拳起就要突出内功修炼-蒋济舟 吴清[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01     浏览:602    


从初学太极拳起就要突出内功修炼(珠海市太极拳协会对太极拳训练方法的反思)――蒋济舟 吴清[


珠海市是新兴特区城市,有组织地推广太极拳活动起步较晚,但由于加强统一领导,很快就掀起了大面积的群众学练热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太极拳运动除了活跃文体活动、促 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外,还有两个鲜明的效应:一是改善了参加锻练人员的健康状况,据2007年对933人的问卷调查,60%以上的练拳者健康都有明显好转;二是在全国著名老师的指导下,技艺有所提高,在参加省和全国比赛中取得里较好成绩。我们协会被国家两次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我们协会领导集体对珠海市太极拳活动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既看到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通过全体会员的努力取得的可喜成绩,更看到我们在开展活动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的巨大差距。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练拳的成效仅仅是初步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重大缺陷的,必须继续探索与努力。




在我们反思与探索过程中,有两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一是两名参加全国比赛得奖的选手相继患了器质性的重病。当然并不能指望参加太极拳锻炼就能避免所有疾病,但他们的情况至少表明他们过去的一些练法还没有抓住太极拳所以能健身的根本。二是我们协会有一位30多岁体重180斤的青年,从九岁开始练拳,平时喜爱推手与搏击,还从来没被人击倒过。但在上海倪增照老师面前,刚一接手就被发出几米之外,连续被发出四次之后,起来一见老师心里就发怵。倪增照老师的示范使我们体验到太极拳内劲的巨大威力。以上的事例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与追溯对太极拳本质的认识。通过请教老师、学习《拳论》和练拳实践,我们认识到同样是人体运动,太极拳与其他运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般运动只注意外部肢体运动,以外部活动促使体内的相应反应,而太极拳则强调内外兼修,以内功为主。武禹襄讲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鲜明地阐明了太极拳运动的核心与特点。从力的构成角度看,一般运动是中枢神经直接指挥肌肉伸缩做出动作,其特点是局部肌肉的作用,武术上叫“拙力”。太极拳则“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中枢神经首先指挥丹田内气(用现代的话叫生命能量),然后以内气(能量)促使与带动肌肉伸缩做出运作,其特点是突出了“内气”“内劲”与“内功”的整体作用,形成武术上的“整劲”。如果我们这个理解没错,那么离开了“内气”与“内劲”、“内功”就不成其为太极拳。




汪永泉老师讲“有些人忽略了内功,只追求外形,把太极拳练走了样”。回顾我们过去的训练,很多初学者一上来就学拳架套路,虽然也按手、脚、身、眼四法,但是只注重外形的规范,不讲“内功”,把外形与内功割裂开来。有些人是学了拳架动作之后,再回头练内功“配合”。其后果是多数人动作外形很规范,却形不成“内气”“内劲”“内功”,健身与技击功效也只是停留在初步阶段。




基于以上的反思,我们深深感到这不仅是训练方法问题,而是源于对太极拳本质认识的训练指导思想与训练路子问题,必须端正过来,从初学起就突出“内功”,避免走弯路。




路子明确了,具体方法就迎刃而解了。近几年我们在突出“内功”的思想指导下,探索了以下的做法。




1.学拳的第一课是从理论上认清太极拳的本质,讲清太极拳不同于一般运动的特点就在于强调内外兼修,以内功为主。




2.过去新学员一开始就学拳架套路动作,现在改为首先学练基本功。按照武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指引,我们强调练功主要内容是“内练气、外拉筋”。经过几的发展,先辈们给我们创造了很多练气、拉筋和增长功力的基本功,我们从健身角度出发,选择了几种操作比较简易,效果比较明显的,比如拉筋着重练毛洪恩老师传的“坐式腰功”、在杨式太极拳热身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动作的“热身功”、压腿拉抻等。练气主要练冯志强老师传授的混元桩与混元功,着重练好松静、运气与逆腹式呼吸(我们教练的基本功在吴清编著的《大众学练太极拳健身要点》一书中有详细介绍,在此不赘述)。




3.由于通过基本功练习,先学会了“松静”、“运气”、“用腰”和“呼吸”,在教拳架套路动作时,就比较容易以“内功”带动动作,把内动与外动结合起来。




在教拳架运作时,我们强调:




1.“松静”。练太极拳必须首先做到心静体松。从健身角度讲,它可以促使副交感神经亢奋,有利于发挥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作用;从技击角度讲,就是发挥神经系统对劲力的整合作用,逐步做到“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为了检验放松,赵群德老师采用搭手蚪樱以是否做到不丢不顶来衡量放松的程度,从初学起就抓住培养太极劲力的关键,并为下一步学推手打下基础。




2.“运气”。强调所有动作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对此,初期很多人感到很“虚”,不知从何入手。我们结合站桩练习,从意守丹田到以意念引动内气在丹田内转,气走小周天、大周天,有意识地运气到手、脚以至周身形成蚓,使大家很快找到了“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感觉,并以此运用到拳架动作中去。




3.“用腰”。强调“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做动作要“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所有动作都是腰在主宰,是腰带手而不是手带腰,是腰带胯,而不是胯转腰不转。由于已经练习了“坐式腰功”,练拳时就比较容易做到“用腰”,有利于发挥“内功”的作用,形成太极拳的“整劲”。




4.“呼吸”。释、道、儒各家练功和武术各门派都采用“逆腹式呼吸”。其实,人的气血运行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它都按其自身规律每时每刻在运动。“练气”主要起促进、加强和增量的作用。“练气”的主要方法是在意念指引下“以外气引动内气”。因此,练外气呼吸有重要作用。过去教拳架动作时因为顾虑学员分心想呼吸影响动作,多数老师都只讲动作不讲呼吸。由于练基本功时练习逆腹式呼吸养成了习惯,做动作时自然而然用逆腹式呼吸相配合,形成拳势呼吸。这就比较容易做到太极拳内气鼓荡的要求。




我们强调平时练拳要基本功与套路相结合,不宜偏废,其中尤其不能忽视桩功。凡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健身效果都有明显提高。有位辅导站站长,七十多岁,原来血糖指数达8.1,听课后对混元桩功能半信半疑,但仍按要求去做,没有吃药,半年之后血糖指数降到了5.5~5.7。




应该说明的是,很多前辈与老师一直都是按内外兼修,以内功为主的路子训练弟子的。我们的反思,只是我们在组织大面积推广时,急于求成,偏重视于外形,忽视了内功,走了弯路。以上认识是否正确,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

 
喜 欢

297

 
上一个:我练太极十三桩-张晓星
下一个:《缠丝扣》真谛-黄志清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