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门派繁多,概不外分成两支,即内家拳与外家拳。很多人知道太极拳是内家拳。为什么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今冒昧与读者诸君探讨,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
拳术分为内外两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应该说,拳术不论内家外家都各有所长,不能简单说孰优孰劣,而在于习拳者自己的爱好与选择,在于自己的勤奋和理解。
一般来说,先产生的是外家拳。这是因为外家拳的用力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的用力习惯是一致的。比如人用力的时候握手做拳,自己感觉有力。客观地说,这种用力方法是比较容易被人理解的。所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说:“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而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一开始就强调不用力,由松柔着手,与一般人的用力习惯完全不同。事实上,一般难以理解,这么缓慢柔和的动作能是武术吗?这里就产生一个重新学习改变用力习惯的问题。至于进一步如何积柔成刚,如何四两拨千斤等等,都与外家拳在习惯用力的基础上,用力再加强用力,显然有根本性的区别。
太极拳这种“用意不用力”的方法,与外家拳用力的方法显然有原则上的区别,因此习惯上称为用意不用力,所锻炼的功夫称为内劲。因此,强调“用力”还是强调“用意不用力”,就成为理解外家拳和内家拳的重要区别和分水岭。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这里有一个例子,有个人由外家拳改学太极拳虽然有一段时日,但是对于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始终不能领会,于是提问“不用力如何打拳?”回答还是老话:“用意不用力。”进一步又问“太极拳应该在哪一个部位用力?”回答是:“太极拳是绵里藏针,丝绵裹铁掸的技术。事实上,周身无论哪个部位都不能特别用力,而周身哪里都在锻炼中增加内劲。”
当然,首先是方法要对,也就是要得真传,真下功夫。其实,应该说是达到周身有内劲。所以,达到一定的高层次时,就可以做到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就可以做到以静制动,身体外表不动,对方碰到就被弹走,或者以手发分劲时,从外表上几乎看不见手上有什么动作,对方就已被击退,有时退的相当远。因为这些内劲在运用时外面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所以太极拳称为内家拳。
二、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
(一)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不是以是否练习内功为准。
不论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凡是正式作为而完整的拳种,都各自有一套外功与内功的练习方法,各自有一套用力或者用意不用力与运气的方法。事实上,外家拳中的少林拳有少林内功,内家拳中的武当派有武当内功,均有名于世。很多外家拳都是内外功并练的,不能说外家拳只练外功不练内功。因此,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不是以练或不练内功为依据。锻炼内功与锻炼内劲不是同一个概念。
(二)两者运气与用劲方法上存在着方向性和根本性的区别。
外家拳为了要增加手上的力气,一般都是提气向劲力由腰胯运向两肩,由肩而臂而膀而手而指。其在贯气催力时甚至可以看见力量末梢有颤抖的现象。过去有不少外家拳师为了便于运气向上,以带束紧腰身。其次,为了上身有力,势必使下身马步扎稳,以胯实为出力的基础。这样提气向上,上身两手出力显得有劲,其运臂挥拳运手刚劲有力,甚者快疾如风,易形于外。
而内家拳则相反,气沉丹田。三丰祖师在《太极拳论》中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完整一气,就是说,不知不觉间气沉丹田而气遍周身。所以说并非是身体哪一部位特别用力,感觉特别有劲。但是功夫高深时,意到哪里内劲就到哪里。
外家拳和内家拳的这种运气向上和气沉丹田,一个是以腰胯坐实上身两手出力,另一个是全身完整一气,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用意不用力。这就成为外家和内家的分界线。简单来说,自己感到自己手上越来越有力,容易向外表露刚强的是外家拳。而内家拳气遍周身并不感到身上那个部位特别有力,功夫渐由大圈、小圈至于无圈。武当正宗太极拳功夫越深,从外表越看不出其内劲的运用,所以称为内家拳。
三、太极拳的无圈内劲
太极拳功夫由大圈到小圈进而达到无圈,由寸劲进入分劲高级阶段时,在推手运用中,从外表上几乎看不见用力,而对方已被发出两三丈以外。因而太极拳被称为以静制动的内家拳。
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与一般人所理解的暗劲也截然不同。暗劲是一些筋骨完全不动,暗暗用力,称为暗劲。这在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发暗劲和太极拳的无圈内劲有两点明显的区别。首先,一般人发暗劲时,身体其余部分是不能动的,而太极拳在发这种无圈内劲时,全身是可以动的,只是在对方着力的地方作“以静制动”地反应,几乎看不见有什么动作。其次,一般人用暗劲是相互之间暗暗较劲,身体几乎是僵滞的,更不可能把对方打出一两丈之外。而太极拳进入无圈高级境界,使用无圈内劲,外面接触处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对方已被反弹到几米以外,甚至一两丈开外。
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在推手中就可以表现出拳经上所说的“一羽不能加”的状态,对方在接触中稍微有点动静,甚至像一根羽毛那么轻,这边就可以发劲或者化解,从外面看几乎没有看见什么大的动作,对方已被发走或者化解掉。此时全身都可以发劲,身体任何部位不怎么动作都可以发劲,也就是所谓“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并且在发劲的过程中都看不清楚用劲的动作。所以太极拳称为内家拳。
综上所述,概括起来太极拳锻炼到一定层次时就可以表现出内家拳的真正风貌,也可以说是独特风貌。
1、内家拳练到一定层次,功夫由寸劲进入分劲,达到一羽不能加而发劲时,外面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对方已经被发走或者化解掉;
2、能表现以静制动,自己身体不动,对方碰上就被发走了;
3、可以周身发劲,达到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
所以说,太极拳是内家拳,是内家拳法的总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