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简单说了一下,“松”是武学修炼追求的“结果”,不是武学修炼必须的“规矩”。练拳不能把“松”当做规矩硬去放松,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松”字上,应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和神意的贯穿上。身上不僵、不拙、不较劲,和顺就好。如此练去,逐渐化去后天的僵拙之力,自然得松活和顺之乐趣。入了正道,功夫自然如舂起之草,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可对“松”的偏狭理解,由于流传太广,影响 深,一两篇文章难以说得全面、深透。下面我想就“松”在使用方面的问题谈点看法。
去年在山东某县,一的搏击教练指着他一米九几健壮的徒弟问当地一青年拳师:他一与人对峙(搏击)就浑身发紧,老是不能放松怎么办?于是那位拳师就两脚替换着在地上跳跃,两臂松得GG荡荡,像拨浪鼓两侧的线锤儿。那高大健壮的徒弟就跟着跳,胳膊也与他一样GG荡荡。我在一旁捂嘴暗笑。果然,一开打,又浑身紧张了…
前几天,广州一好武青年来见我,自述曾打败打伤若干人了。他问:与人对峙之时,身上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我笑问:你是不是看那些的文章看多了?你可以问问猫,问它在捕鼠的时候身上是松是紧就 知道了。他愣了一会,笑了。
这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要问我,我会告诉你:该怎么练就怎么练,先不研究“松”的问题。那么以后呢?以后也不用研究,因为到了 “以后”已经不必研究了。
就像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开始,每要出一项政策,大家都紧张地讨论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生怕走歪了“道路”,结果弄得踟蹰不前。聪明,让大家先不要讨论,先干起来,“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干就干了三十多年,如今还有谁提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练武功是要追求“松”的,要松得浑身无力,空空荡荡,才能浑身轻利,一往无敌(向往的是,要人人为公,大公无私,共建人人富足红火的大同世界)于是以目标为规矩,始终以“松”为宗旨,三十年武功没练成(彻底兴公灭私砸锅炼铁吃大食堂,结果三十多年没改变积贫积弱的落后局面)。焦头烂额之后,冷静反思,才正视武功没上身的事实(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于是不管松还是紧,甩开“松”、“紧”的束缚,先练起来(甩开姓“社”姓“资”的讨论,先干起来),结果腰腿粗壮了,身体强健了(百姓富裕了,国家强盛了),回想当年被“松”困扰,不胜愧悔!
谁都知道“松”好,练拳松能得圆活柔顺之趣,搏击松能得变化快利灵活之利,但都不是想松就松得下来的。练拳之松,我上篇文章已说过,不再赘言。练打之松,只能在练打之中得之,而且是久练之后才能得之。很早以前,我看过一篇小说,有一个情节印象深刻至今不忘:有一个青年,跟一个水平很高的前辈学赶大车。前辈先让练鞭子,每天上千次双手甩大鞭子,双臂由酸而疼,由疼而肿,晚上脱衣服都脱不下来。坚持不停练,逐渐不肿了,不疼了,不酸了,双臂肌肉隆起,强健粗壮沉实。坚持不停再练,隆起的肌肉消失了,胳膊又恢复到原来匀称自然的样子。可力道却有了质的飞跃,轻柔沉重,鞭稍精准。再烈的马在他手下,一鞭服帖,浑身战栗不敢撒野,于是百里闻名。虽是小说,却道出武学的真谛,绘出武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渐进历程。虽然都是“无”,可前一个“无”与后一个“无”相差何止干里之遥!同理,没有武功而模仿的故意的“松”,与武功极高的自然地“松”相差又何止干里,或者本质上就不是一种东西。
奇怪的是许多人盘桓于无力之“松”多年,非但不觉悟,还自迷其中,沉迷于松散幽悠之中自陶自乐。久之,臆想已到武功大家的松柔无敌之境而自醉。于是,带徒弟,教推手,“打打轮儿”,发发徒弟,来几个“雀蹦”……于是发高论――“只有松,彻底松,松透了才……”每见此景,我都像不忍惊醒梦游人一样远远躲开。凡此都是练拳有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且武术圈里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你打他,你就没武德,伤众一片,甚至影响人家的饭碗,何必如此呢!
推手是陈氏太极拳对武学的一大贡献。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练习皮肤触觉和体内感觉的灵敏性,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搏击技巧,解决了练习搏击的场地、护具等诸多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就可以打手练习的一项运动,因之广受喜爱。如今练推手的人,几乎都是盘了几年以“松”为规矩的太极架子就开始练推手了,根本就没经过从“无――有――无”的漫长的武功积累过程。把前人留下来的关于刚柔的描述肤浅的理解为柔就是软,就是无力;刚就是硬,就是有力。于是两人你来我往,你推我化(把推力引向身侧),时间一长,弄熟了,似乎也自有乐趣。推久了,对方的推力都能熟练地化掉,便觉得自己能应用于搏击了。、自信、自喜于主观臆造的搏击世界之中不知自省,于是上面提到的“”们诞生了。
为说明此理,我讲个二十多年前的真实的故事,为避嫌疑我隐去人物的姓名,只称甲、乙。乙是练某派太极拳的,是某太极名家的再传,与甲甚洽。常与甲赞叹太极松柔之神妙,总想把自己练拳所得之“宝”亮给甲看,与其共喜,未得机缘。一日,独与甲在空室中,硬拉甲体验太极的松柔之妙:“我浑身松透,不着力,你推不着我也打不着我”。甲伸臂略一试,便回头坐下:“你这是玩儿的”,不与乙试。乙执意让试,无奈,甲让乙背离沙发三四步远站定,遵乙瞩把右小臂搭在乙左小臂上问:“可以了”?“可以了,推打随意――”。甲右手突然打向乙眉眼处,乙慌抬臂上架,甲手臂一虚,从上翻下一掌推(没舍得用拳打)在乙胸口上,乙跌坐在沙发上,久久不语。
至此,练“松”的朋友们已经可以悟到用什么方法自测了。如果不想打破自己的松柔梦,继续下去也无妨,玩味松柔之趣,总还算一种运动,比闲着强。如果要追求真武功不妨自测一下,以验证所学。请一陌生人,站在面前一臂远的地方,以四分之一秒(每秒四拳)的拳速猛击面门,看自己能否“引进落空”;或在其前拳未回后拳未发之际,将对方打出。还可以让人在正面一腿远的地方,突然抬腿猛踹你胸腹部,看你能否轻松闪避,并在该腿未回之际,将对方打出。自测内功也简单,找一编织袋,装30斤沙,捆Y成球状,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托在手上,腿微曲或马步,如太极的“抱球”式,由腹前运向左肩上,身随之左转,由左肩上运至左胯后,由左胯后经小腹(丹田)运至右肩上,身体随之右转,再由右肩上落至右胯后侧,再由右胯后经小腹运至左肩上。以横“8”字形轨迹运转,球不沾身,身随球转,看能揉几分钟。喑自称量一下自己的斤两,自己知道就行了(别信“发气打人,放电打人”的忽悠)。我在《武魂》2011年第12期《略谈内功》中也简单说过辨别真假的方法,可以暗自一试。我当年训练的几个,十四五岁,经一年半训练,30斤的石球,能揉三四个小时。(青年读者练“松”者试试可以,但请不要如此模仿着练,会练伤的。切切!)
刻意做出的“松”不是松,是假“松”,不“松”之松才是“松”。凡打就要猛狠用力,猛狠用力中的松才是搏击需要的真正的“松”。那么,这种松如何得来呢?自然也是从“猛狼用力”中得来。拳经云:“练打之时,要雄狠尽力,从硬打做软,从有力打做无力,方有精法,开始就以软打;后来终无精法,故拳要软中硬者此也”。许多人只记得“拳要软中硬”(柔中有刚)才好,进而又把“软中硬”、“柔中刚”,偏狭理解成“以松软求刚硬,以无力求有力”,于是练拳练打必须从“松”字开始并贯穿始终,就成了内家武学的铁律,成了衡量武学高低的标志,成了武学大家、名家的粉墨。于是涂在脸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却忘了“开始就以软打,后来终无精法”这句话了。因为没有循序渐进的练功体验,对前人的理论只望文生义,以为柔就是软,是无力,其实不是。柔软无力不配称作“柔”,柔里有刚才是真“柔”,刚里有柔才是真“刚”,刚柔浑然合一。每一动作:自含刚柔,说是柔,实是刚,看是刚,实是柔,忽刚忽柔,忽柔忽刚,“任尔奸巧丛生,自是刚柔素具”。如此,才是真正的武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