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拳有文化气自华-尹胜太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18     浏览:344    


如何把太极拳打得大气舒展、骨肉丰满、富于神韵美感,这看似是一个形象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内涵问题。古人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之说。属于武术范畴的太极拳素有“文化拳”、“哲理拳”之称,就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形神兼备地展现太极拳的神韵,就必须注意认真学习和把握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以升华精神、提高品位、开阔胸怀、展示风貌,由基本的强身健体、技击防身,上升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做人处世的意境和高度。




一、崇尚武德修养




太极拳兼收并蓄,大量吸收和采纳了儒家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爱忠恕、中正中庸、正义勇敢和道家清静无为、屈己从人、抱柔守雌等道德观念,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武德标准。在太极拳界,几乎所有的大家门派在习练者入门之初,即有明确的门规戒律和严格的择人标准,其中尤以不可恃强凌弱、不可心术不正、不可匪事多端、不可恃勇好斗、不可行迹不规等戒律作为习武者的基本约束,在习武实践中强调“拳以载道”,树立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为特点的武德修为和完美人格。




太极拳中以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轻灵圆活、刚柔相济、无过不及、自然而然、连绵不断、快慢相间为特点而体现出来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成功之道,足以使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人生阶段立于不败之地。




遍观习拳有成者,他们大都人格健全,品质高雅,待人宽厚,大度沉稳,儒雅豁达,谦恭和善,正义勇敢,自信包容,品行端正,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经常习练太极拳,可使急躁、易怒、焦虑、多疑、小气的人,改变成稳健、豁达、沉静、随和、乐观的人。事实证明了太极拳在人格塑造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以中正协调、安舒顺遂、祥和安定、自然和谐、美好欢乐、健康愉快为标准的思想理念,既是武德内容,也是生活之道,它既有利于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平衡,也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二、精研拳理拳法




太极拳引入了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朴素唯物辩证法,从世界观和方的哲学高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诠释和框架。




太极拳的“元气论”认为,“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以直养而无害”,“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具体实践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一元史观”。




作为太极拳核心理论的太极学说,用易学的象数理、阴阳、五行、八卦学说解说拳理,集中反映了“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阴阳互济、相生相克、盈虚消长、物极必反、循环交替、过犹不及、发展变化的辩证思想,按照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解决诸如动静、刚柔、开合、虚实、内外、屈伸、攻守、进退、快慢、轻重、缓急、伸缩、逆顺、上下、远近、高低、前后、左右等矛盾,重点在三个层次上调整关系。




一是人体内部的心身关系。从“立身中正”、“内三合、外三合”、“养气”、“运气”到“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从物质与精神的哲学层面上实现内部身心的和谐,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健身功能。




二是人体外部的对立关系。采取以静御动、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后发先至、蓄放结合、以小制大、以弱胜强、引进落空、随屈就伸、沾连黏随、我顺人背等战术理论和方法,实现防身御敌、制人取胜的技击功能。




三是人与环境的自然关系。太极拳讲究松静自然,通过修身养性,达到情景合一、天人合一、回归太极、人与天地共舞,使自身内气与大自然之气充分地融合交换,实现人体与天地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平衡与和谐。




三、坚持内外兼修




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写道,太极拳“立身中正不偏,八面支撑,稳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既是经典的拳论,又极为形象地描写了太极拳超凡脱俗的审美意境。太极拳既有哲学思辨的深邃高远,又有诗画的意境幽雅,既有雕塑的具象凝练,又有音乐的抑扬顿挫。太极拳中正安舒、端庄舒展、开合有度的身姿,缓慢柔和、均匀协调、沉稳轻灵的动作,恢宏大气、厚重凝练、儒雅隽永的韵味,精神贯注、冷静镇定、从容不迫的神情,无不体现出丰满的艺术之美。




太极拳的美,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势美




观当代太极拳李经梧的拳架,其拳势“野马分鬃”、“金刚捣碓”、“青龙出水”、“掩手肱捶”,或如五岳巍峙趋然不动,又若江河奔流摧枯拉朽,或如金狮抖毛、烈马腾空,又若气贯长虹、排山倒海,或如霹雳惊天、天工开物,又若昆仑问剑、直插云天,让人无不顿生“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凛然大气。几百年来,多少习武者“五更鸡唱英雄舞,一剑光寒烈士歌”,一剑在手便觉豪气顿生,一拳运罢更觉意气风发,它可使怯者勇、弱者强、顽夫敛、懦夫奋而立志。多少文人志士以拳剑托物言志、寄寓情思,以三尺之剑蕴含君子之风,抒发报国之志。




2.意境美




太极拳讲究形神兼备,最重视精、气、神三者的有机统一。练到一定功夫,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享受相吻合,胸中如有高山大河、日月星辰、春风杨柳,既有利于养生养气,更有利于养神养意、怡神健 体,领悟其意境和神韵可得到无尽的审美享受。




3.形象美




太极拳讲究“中正”、“中庸”,其拳势造型与中国字的造型同出一源,方方正正,横平竖直,顶天立地。习练日久,潜移默化,可让人行止间自然而然透出勃勃英气,进而改变人的整体形象和内在气质,让人变得举止潇洒、儒雅大方。太极拳生动自然,外富神韵,内含生机,可使习练者和观赏者从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对称均衡的审美愉悦。




4.韵律美




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连绵不断,像风,像水,像音乐,无处不体现着自然流畅的韵律美。清晨,和着熹微的晨光闻鸡起舞,举臂运掌,转腰提腿,一招一式间如行云流水、鹰翔猿落,一番吐故纳新的太极运动,可让人顿生身轻如燕、怡然腾空、飘逸轻灵,有羽化成仙般的美好感受。




5.健力美




太极拳强身健体、祛病防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显著,且意象挺拔、乐观向上,既有阳刚之美感,又有阴柔之风韵,既能给人以健康的身体,又能愉悦感官,使人享受健与力的美感。正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我们演练太极拳,要逐步由形似到神似,全面学习和把握它的文化内涵,把它作为一门学问、一门科学、一项事业、一件赏心悦目事,身体力行,为世人奉献出一片阳光,一团正气,一份。

 
喜 欢

136

 
上一个:不当牛毛:学练太极拳的几点体会-孙鹏
下一个:太极拳的桩法-叶式史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