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太极拳博大精深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愈来愈感受到“大道至筒”的魅力。太极文化精深,但又朴实的让人折服。在练习与授拳的过程中,我慢慢有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梧我不断运用到自身修炼太极拳中,同时,我还把这样的感悟告知跟我学拳的拳友们,没有想到,他们都有了质的提高。现从若干感悟中选取一个小方面,同拳友们交流,更希望得到专家指正,以期赐教。
“含胸拔背”与“松腰”,关于这两点要求,杨澄浦先师在《太极拳十要》指出: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初学者对此迷惑不解,怎么做到呢?有的拳友则弓腰驼背,背部紧张;有的拳友挺胸,练习完腰酸背疼。即便反复强调十要中的具体要求,从字面上,有的拳友也很难领悟到,到底在身法上如何做到。
一次,我开车外出,不巧,路上有一辆车坏在了主干道上,路过的人们都热心的帮车主推车,把车子移到路边。我也下了车,参与到了推车人群中。大家喊着号子,一起用力。当时我双手按住车的尾部,双脚前后分开,弓步使劲推。顿时,我感受到,我的背很自然的就拔起来了,尾闾也自然敛了起来,腰松下来,脚下劲力很好的传送到车身上。大家伙一起用力,车子轻松地被推动。我惊喜之余,立刻察和我一同推车的另外几位路人,他们确实含胸拔背,松腰落胯,这不就是太极拳要求的行拳身法吗?!!所谓“含胸拔背、松腰”的要求,其实就是当人把力作用在物体上的自然而然的身形啊。太极拳理论的高深就是源于对自然的细微观察后最精深、最科学的总结。
源于自然的理论,当然应该遵循自然的状态去练习。于是,我在教授太极拳时,当大家在练习中不知道如何敬到“含胸拔背、松腰”时,我就让大家去推练习场周围的粗大的树木,并提出要求,让练习者边用力推,边用心观察和体悟自己的背部、、腰部、腿脚的状态。在这样一种无需过多言语讲解的亲身的体验中,大家茅塞顿开,都很好的理解了含胸拔背、松腰的做法与含义。
后来,在一次收看陈式太极拳专访节目中,看到陈氏太极拳陈小旺先生说:我在家乡干农活的时候,一边耕地,我就一边练太极拳。主持人问:干着活怎样同时练拳呢?陈老师说:比如我耕地,我就体会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的含义;锄地时,就体会捧劲。
看到这个节目,我更加兴奋,因为太极朴实的话语,再一次印证了我的理解是对的,看一落叶而知秋――太极源于自然,练法遵循自然。(此稿来自山东永年杨氏太极拳文化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