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民族传统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古老的导引术、吐纳术和拳术组成套路,融“练身、练气、练心”为一体,属性命双修、身心并练、体用兼备的武术健身。
讲过:学练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
同志并亲自题词:“太极拳好”。在国事出访中为传播太极文化,躬身践行,多次留下了与国际友人交流、演练太极拳的佳影。
国际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太极拳推崇倍至,据不确切统计,全球已有太极人口达1.5亿多人。国外所建的汉学院、孔子学院均开设了太极拳课,有的并建立了太极学院。从太极拳入门,作为学习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捷径和重要的窗口。在学习中国语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太极拳中更深刻的体悟,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哲学思想,明东方文化中“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天地人相合”的太极养生观。
太极拳是当代人养生与健身的首选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总结的至理名言:“生命在于运动。”然而实践证明“运动必须科学”。人们的健身锻炼,一定要适应其自身的特点。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健身要以“有氧运动为主”。而在诸多运动中,太极拳正是“有氧运动”的一个典范。它在运动全程中,从不欠“氧”的债务,并以特有的锻炼形式和呼吸方法,使运动中体内的“氧”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充,这为行拳中更好地放松其僵硬的肢体和紧张的精神情绪,提供了身心支持的有力保证。我们说太极拳运动是当代人们养生健身的首选,是因这一运动经过科学的验证表明,它符合现代科学的原理,具有很高的养生强体价值,这一运动给人们带来的益处是:
1、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脂;
2、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以降血压;
3、增加睡液,改善消化和吸收,提高胃肠功能,有效防治糖尿病;
4、能显著增大脑波(觉醒波@)的能量,促进左右脑功能的平衡与协调;
5、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
6、练拳如浸润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似清泉濯涤心灵,荡涤污浊,改善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一些不良情绪、思虑、性格、记忆力与动作的稳定性,以及睡眠的质量,并从太极美育功能中更加愉悦的心情与淡定而和谐的心态;
7、更重要的是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经络的平衡、扩容,增加通透性、传输性及消除瘀滞阻塞,起到有力的调节与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说,太极拳运动是人们,特别是中老年养生健身运动的首选。只要拳练得法,并把这项运动做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下去,必会使人体的正气得以提升。只要正气足,经络畅通,就可使病、浊之气及时排出体外,达到良好的养生益寿之效。
正如国际上,有学者对中国太极拳的研究得出:太极拳运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称中国的太极拳是“血管的操”;学者对太极拳则评价为是:“身体的平衡术”,这也正是中医所讲的阴阳平衡。而一代太极宗师王宗岳则更称其为是“延年益寿不老春”之拳。
千古一拳,养气为根
上述所讲太极拳有如此好的养生强体作用,拳理在哪?这里首先需要明白太极拳练的是什么?我们说太极拳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太极拳是通过练有形之身,得无形之气。而这气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内强五脏和六腑”。
五脏指人体:心、肝、脾、肺、肾。脏,古通藏。五脏具有藏的特点,藏精、藏气、藏血、藏神。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与各腑其他组织器官相联系,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腑,在《黄帝内经》中写作“府”,有府库的意思。六腑的基本机能是受纳、消化食物,并分别清浊,传送糟粕。
我们说太极拳养生,宽泛来讲,是指人的精气神,但,这里尤以“养气”为主。太极拳对人体“气”的滋养,主要是对外气,天地浩然之正气的调摄和内气(先天之气)的调养。以后天浩然之正气和水谷精微之地气,对先天之元气的返哺与充实。
气是什么?气虽无形,而确是有质,这个质,就是一种维持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能量。气在人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气遍及全身,无所不在。气既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又可用于养血。气与血的关系是以气为主,血为副;气为卫,血为营;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人一生全靠气血的营卫。如果血不足,尚可暂生,而气不足则立陷危境。
因此,我们说太极拳练的是“气”,养的是“气”,得的是“气”,固守的也是“气”。因为“气盈”则盛。气足方能遍布全身,达于四肢百骸,濡养机体,使有形之身更加气壮体健。所以练太极拳,滋养太极之“气”,是太极拳养生强体之根本。反过来,太极之气足,又可生太极之功,提高太极功力的水平,并可进一步调整人身之形(即骨、肉、筋、膜之间的相对运动),起到以内调外,达到最佳的调身整形之目的。
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人之所以有生命,就是因为有了“气”,“气”聚在一起,人就活了。“气”散了,人就死了。在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中的一句话:“气合而有形”。是说,人的形体是由“气”相合而成的,所以“气”是生命的根本,也是太极拳养生的根本。故曰:“千古一拳,养气为根”。
“气”分阴阳
对于气的进一步认识,我们知道,它又分阴阳属性。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灵根,不例外。在阴阳二气中,阳为阴的灵根,阴阳I一个统一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阴阳平衡这是养生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中,阳却为主导,为本源,为根本。
人的一生,从生长、发育、结婚、得子、生活、工作等一切活动中,其耗散的“气”主要是人体的阳气。黄帝内经在《保命全形篇》中讲:生命中最大的宝就是“气”,具体来说就是阳气。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过一句话:“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这就是说,天上最大的宝贝是太阳,人身上最大的宝贝就是阳气,并把这种阳气比喻为人身小宇宙的太阳。在深入研究的时候,使我们更加明白,太极拳所练的“气”、得的“气”、养的“气”、固守的“气”、其实就是“阳气”。所以保护了一身之阳气,也就保护了生命、保护了健康,这才是太极拳的养生之道。
“气”与呼吸的关系
知道了“气”的重要作用之后三要弄清“气与呼吸”的关系。太极拳习练中,是通过外摄之气,来保证行拳中对“氧”的需求,如何才能获得习终二的最大“有氧化”,这就关系到是何种呼吸的方式。我们说太极拳习练中,截先是变日常胸腔呼吸而为腹式呼吸,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开始直立行走逐形成了以胸腔呼吸为主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使肺部的呼吸功能得不到充分运用。胸式呼吸,主要是全肺上五分之一部分参与呼吸运动与换气,而约占全肺的五分之四中下部肺组织,长期得不到充分利用,极大的限制了人体氧气的吸入量,不能充分满足大脑等重要器官对氧的需求,因而影响了人类应享有寿命(当然要除去心理、饮食、营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而太极拳的腹式呼吸,通过有意识的加大腹肌运动,激发腹部经络,在太极拳腹式呼吸又称丹田呼吸的鼓荡作用下,使人体下肢上行经由小腹的九条经脉(它们分别是两侧对称的肾经、胃经、脾经、经和的任脉),随腹肌的起伏而受到激发活化,从而加强了气血的运行。加之太极拳上、中、下三盘的运动中,特别重视和强调下盘(腰以下丹田至下肢)的运动,而下盘中的双脚又有人体第二心脏的比喻。通过加强下盘及双腿的运动,不但加快血液循环和气血的行,使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都得到加强,同时更增加了深、长、细、匀呼吸的深度,加大肺的通气量,并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氧气的供应,使拳者在“富氧”状态下肌体更加充满了活力,促使体内二氧化碳加快了排除,使人体各个系统处于更稳定平衡状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太极拳下盘运动中,相对来讲对氧的消耗和需求较大,而正是腹式呼吸摄氧量的提高,才更加保证了这一运动的需要。从另一角度讲,下盘双腿的运动中,必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引起上肢、躯干和全身的运动,又由于腿部肌肉的发达,两腿运动时,肌肉的收缩更有利于将远端下肢的血液向组织灌注,这种加快血液循萍和体内新陈代谢,并促使体内有害、有毒的代谢物,随太极拳运动中深层沁出的汗水和呼出之气而得到快速清扫,从而使脏腑的功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使身体长期处于健康的状态。
动作与呼吸配合及拳练“松柔”与“以腰为轴”
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是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为吸,合为呼。升为吸,降为呼。变换姿势为吸,定式为呼。这种动作与呼吸自然配合的运动的方式,有利于舒展宽松。在膈肌下、升降中,使肺活量加大,吸取自然界中更多的清气。而清气进入肺部之后,一部分与水谷精微之气合成为宗气,积聚于胸中(气海),以补先天之元气,上司呼吸。另一部分与水谷精微之气合成后,循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输入到血液,转化为营气,行于脉中,以运行血液,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宗气足,肺部的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则健旺;营气足,血液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器官就更加旺盛。
在我们弄清动作与呼吸如何配合的关系后,行拳中,要注意以松入拳,以柔行拳。因为松柔是行拳的基础,又是行拳的灵魂。拳练“松柔”,可得大地坤卦之象。这个象,是容纳,它能承载万物,又可滋生、涵养万物。松柔外可化掉拳者身上的僵硬、刚浊之气(僵硬、刚浊为死气),内则有利于周身气血畅达,使人身之地,得松柔之下,气血的厚养。
拳练“松柔”,以“腰为轴”,使我们知道,太极拳运动是以腰为轴,承上启下,带动全身运动,使上、中、下三盘统为一体。体现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是从拳的外象来看。从另一个角度,即内象来看,以腰为轴,正是抓住了肾脏的喜恶特点和关键。大家知道,肾脏是喜温恶寒,太极拳以腰为轴的运动,所起到的作用正是升温克寒。以腰为轴的运动,是对肾脏之腑起到活化、暖腰、温熙肾中之阳的作用。而肾脏区域有一对穴位叫“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旁开一点五寸(二横指宽),属足太阳经,在太极拳以腰为轴运动和一定量的作用下,使这一穴位的区域得到热源的温熙,这无疑促使肾脏的水湿、寒邪之毒,经由肾俞穴外排到经,因为肾与相表里。而的排毒功能,正是通过肾阳的“气化”作用而实现。所以在深入研究之后,我们更加明白,在人身阳气中,肾中之阳则为一身之阳的“核心和根本”。太极拳练气、养气,归根结底练的、养的就是“肾中之阳气”。特别是以腰为轴的运动中,肾脏之腑的区域,正在腰部,又是人“腰眼”所处的部位,并正居于带脉之处,太极拳在以腰为轴小动带大动,全身无有不动之中,在松柔、舒缓运动的下,使肾脏之腑,从外达内,得以温煦肾中之阳,同时又是从内养外,由气促形,在以气行拳的机理作用下,起到了疏通带脉,强壮腰脊,达到固精益肾,提升和护住肾中元阳之气的养生强体之效。可见,拳练“松柔”,以“腰为轴”,就是对肾中之阳的有力提升和最好的保护,所以太极拳养生,以养气为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