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武氏家传太极拳”还有六种套路未广泛外传-孙建国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28     浏览:686    
据笔者走访全国各地传功教学多年所见,现在社会上流传的武式太极拳大多数都是“一路中捋架子”,而“武氏家传太极拳”还有六种未广泛外传套路,分别为二路炮捶、三路小架、武氏龙凤太极刀、武氏龙凤太极剑、一路太极十三杆、摈杆、摔杆、桩功等秘传练功方法。现将李锦藩恩师所传的这几路简单讲解如下:
1、二路炮捶始创于1859年,武禹襄、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此套路是在“一路中捋架子”基础上的发展。其特点是用外家拳的招式内家拳的劲路,有蹦、跳、蹿、跃、点穴、勾拌、踢铲连环并用,是对付外家拳的应用技击套路。部分招式名称如下:1、左右懒扎衣;2、单鞭;3、上践步;4、固心炮;5、前膛j步;6、回头披身;7、翻身指裆;8、拈手;9、左右翻身舞袖等三十六式动作,这些动作名称已载录在1993年出版的“从古城走向世界”――《永年太极拳史料集成》一书中第194页。
2、三路小架由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于1862年,过去又称为李家三路小架,此套路是在二路炮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定型的。其特点是不迈大步,不下大势,两脚之间只有一脚距离。两手高不过眉,低不过乳。远近不离膝脚。全是以意行气,以气灌劲,以气运身,节节贯穿,节节涌动,刚柔并济,即有养生价值又有技击功效的更高层次的功夫架。个别动作名称与其它套路名称也有所不同。如:拗步掌、左右抱鼎势、左右贴靠回肘、左右跨虎等。并有五首练功秘诀,歌诀一:“小架如心经,藏于大架中;不学大架艺难成,不学小架心不明”;歌诀二:“小架不小,大架不大;去粗留精,奥秘成形”;歌诀三:“意念深长,气势滔滔;急如闪电,忌似木雕”;歌诀四:“架无定架,步无定步;物我不分,有如云雾”;歌诀五:“无柔无刚,无走无粘;有如雷霆,有如闪电”。在恩师所著拳谱中,以上五首歌诀,每一句都有更细致的解释。
3、武式龙凤太极刀也称龙头回肠刀,由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并有配套对练。此刀形特点是:在刀的前端有六厘米左右的回钩,据前辈讲:“与敌方交战时可用来刺进敌方的小腹部回钩带出敌方的小肠,另一用法是对打时可以钩挂敌方的使之兵器脱手”。并有练刀秘诀:“身似游龙、刀如疾风、肘腕缠绕、制胜根苗、刀行空中空不空……”。此刀谱共28式,部分名称如下:1、投石问道;2、陈涉揭竿;3、渭滨垂钓;4、怪莽出洞;5、回头望月;6、陇西四式;7、问津指迷;8、金鸡点头;9、燕子抄水等。刀可单练也可与剑对练。
4、武式龙凤太极剑,同是由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练功前要默诵秘诀即:“青峰无法实有法、传来真法何用多、切记三法浑一体、攻守肘腕是要诀”。此剑谱共24式,名称部分如下:1、登门拜友;2、拨云摘星;3、打草惊蛇;4、指东击西;5、陇西四式;6、怀中抱笏等。剑可单练也可与刀对练。
5、一路太极十三杆由李亦畲、李启轩研创于1861年,据我所知现在外界所流传的大部分都是二路十三杆,其动作名称为:1、拥一杆;2、青龙出水;3、童子拜观音;4、饿虎扑食;5、拗步;6、斜劈;7、风扫梅花等。一路十三杆是李家秘传的练功方法――是走内圈运小圈,是破解二路十三杆的。部分动作名称为:1、拗步刺脚;2、拽肘刺胸;3、回捋刺膝;4、退步拥挑;5、进步托摔;6、退步挑掷;7、摇身刺喉等。其练杆秘诀:“拥挑合按须认真、沾连粘随紧相跟、不揪不按莫轻进、圈圈务必练得熟、推手既让君一筹、对杆注定我胜君。”并有一二路对练杆的用法。
6、摈杆、摔杆、桩功是练习武氏太极拳内劲的一种重要辅助。
摈杆:一般选用长2、5米左右的白蜡杆。再选择一颗粗细适中的顺直树木(最好直径为10-20厘米的柳树有韧性)。根据自身功力不同选择树的粗细不同。练法:双手横平握杆在腰间,人距树两米左右,马步或弓箭步站立。白蜡杆后端紧贴自身腰腹部,前端紧贴于树身1.5米的高度。使人、杆、树紧紧粘在一起,蹬腿、转腰、伸臂、旋杆同时协调进行。杆子前端在树身中间粘紧摩擦,可以顺转数圈、也可逆转数圈。双目注视杆与树接触点,每天左右手交换数百次习练。蹬腿、转腰、磨跨、屈伸手臂等一切要求上身脊椎与地垂直,体会头部虚领顶劲。久而久之使人动、杆旋、树动,人杆树整体合一。摈杆原理是:练习腰跨的螺旋粘连劲,双脚落地生根的起落劲。
摔杆:一般选用3-4米长度的白蜡杆。再选择两棵粗细适中顺直的树木,两棵树间距1.5米左右,树高三米以上较好。练法:双手握杆成弓箭步站立。右腿在后、右手握杆在后,左腿在前、左手握杆在前,人距树2.5米左右。手握白蜡杆后端,前端一米左右摔打两棵树身中部两米以上的位置。向右摔打树木时,腰向右旋转磨胯,左手上翻下按;向左摔打树木时,腰向左旋转磨胯,左手上翻外拨。左右摔打两棵树,左右摆动一根杆,左右磋磨腰胯劲。摈杆原理是:练习左右的螺旋劲。杆与树散开又粘连的劲路。桩功:前辈曾讲武氏太极拳有多种桩功练法,并说一步一桩功,练拳是活步的桩,练桩是定步的拳。在此主要谈谈懒扎衣桩的练法。此桩是万式变化之母,也称为祖式桩。严格要求做到:提顶吊裆、松肩沉肘、涵胸拔背、裹裆护臀等身法要领。站此桩法务必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鼻尖冲手尖,手尖冲脚尖,三尖冲一线,劲力大无限。等等要领一定要做到尾间中正。此桩法必须有明师指导,随时纠正调整身法要领,高低远近不可有分毫的误差,正如拳谱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
1990年夏,广西南宁《金色年华》记者主编严翰秀先生几次采访我的恩师李锦藩后,写了一篇《访永年武氏太极拳传人李锦藩》的报道,1993年录编于“从古城走向世界”――《永年太极拳史料集成》一书中。94页第二段的题目是“他保存有武、李两家先人的拳谱、拳论”。95页第四段是“除这些武、李家先人余下的拳论外,李家现在还有六种未外传的拳械套路,即武氏太极拳小架,二路炮捶,武李氏龙凤太极刀,武李氏龙凤太极剑,一路杆子等。这些套路现在在少数门人中传授”。当时的几次采访我都亲身在场,目睹了整个过程,包括笔记、录音、拍照(四本拳谱),秘谱内都有以上六种套路的练法和应用。
笔者作为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为免于武氏家传太极拳六种套路失传,曾从1997年开始,陆续通过武术杂志和出版社,音像公司等,对这六种套路有过不同程度的披露与介绍,曾得到过中国武术协会领导的赞扬与好评。
 
喜 欢

364

 
上一个:论太极拳中的意念-谢远基
下一个:河南太极拳队运动员伤病情况调查-杨艳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