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人群常识 > 

冬虫夏草能治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28     浏览:939    

文章目录

一、冬虫夏草能治吗
二、冬虫夏草治疗的食疗法有什么
三、冬虫夏草食法有何误区


冬虫夏草能治吗


1、冬虫夏草能治吗


能。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复合体。主要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虫菌共生的生物体,是一种名贵材。


造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精神性和生理,其基本病机为肝、肾、心、脾受损,气血阴阳亏虚,阴络失荣;或肝郁湿阻,经络失畅导致宗筋不用而成。


2、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滋补中材


冬虫夏草作为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冬虫夏草在治疗上是有效果的。


冬虫夏草是食物治疗其中的一种。冬虫夏草具有强身延年,耐缺氧,调节免疫,平喘祛痰,抗癌作用,降血脂,抗菌解毒,镇静安神,增强血液、肝、肾功能。


3、冬虫夏草是怎样产生的


冬虫夏草为兼性腐生菌,以鳞翅目、蝙蝠蛾科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为寄主,蝙蝠蛾将卵产于草丛的花叶上,随叶片落到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便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层里有一种虫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侵袭那些肥壮、发育良好的幼虫。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钻向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慢慢消失了,体内变成充满菌丝的一个躯壳,埋藏在土层里。经过一个冬天,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虫体头部生长为有柄棒状棕色的子实体,幼虫的躯壳与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治疗的食疗法有什么


1、冬虫夏草人参酒


做法:虫草、人参各等量。以酒浸泡。每次饮1小杯。


功效:本方以虫草补肾壮阳,人参补元气壮肾阳。用于元气不足,肾虚。


2、冬虫夏草小米粥


做法:冬虫夏草10克、瘦猪肉50克、小米100克。将冬虫夏草用布包好;猪肉切成细片。将包与小米、猪肉同煮粥,粥熟,取出包,喝粥吃肉。


功效: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等症。


3、冬虫夏草鸭


做法:雄鸭1只、冬虫夏草5~10枚、葱姜食盐各适量。雄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后,放在砂锅或铝锅内;再放入冬虫夏草和食盐、姜、葱等调料,加水,以小火煨炖,熟烂即可(或将冬虫夏草放入鸭腹内,置瓦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冬虫夏草食法有何误区


1、泡水喝


吸收率:低。


首先卫生不能保证,因为冬虫夏草表面会附着很多寄生虫、真菌孢子,把这些东西吃下肚,会影响人体健康,只有经过先进的消毒技术处理,才能真正保证卫生。而且冬虫夏草跟茶叶、西洋参、枸杞等不同,后者均为植物,而冬虫夏草属于昆虫动物和真菌的混合体,很多有效物质属于大分子,很难溶解。


2、水煎服


吸收率:一般。


水煎,就是熬中,时间一般为40分钟-1小时,冬虫夏草中的有效成分会渗于其中,但处方中还有其他中,其有效成分易被渣吸附,那么人体的吸收量也就微乎其微了。


3、炖汤喝


吸收率:较低。


炖汤,一般将冬虫夏草和老鸭一起用小火炖,时间为1-2小时。这是一种传统的食用方法,但其中有效成分还是以大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人体的吸收量还是达不到要求。


4、泡酒喝


吸收率:较低。


泡酒,将冬虫夏草放入白酒或黄酒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饮用。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只有4%溶于乙醇,如果泡酒,真是太浪费了。

 
喜 欢

426

 
上一个:受孕后白带会有吗
下一个:想怀孕女人吃什么好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