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人群常识 > 

哪些病是职业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5-20     浏览:707

文章目录

一、哪些病是职业病
二、职业病的病因
三、职业病的预防护理


哪些病是职业病


1、是职业性尘肺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新病例26873例,较2013年增加3721例。其中,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3846例和11471例。尘肺病报告病例数占2014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9.66%。



2、是职业性化学中毒。


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95起,中毒486例,死亡2例。其中重大职业中毒事故7起(同时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下),中毒84例。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30余种,其中一氧化碳中毒的起数和人数最多,共发生111起213例。


3、是职业性肿瘤。


共报告职业性肿瘤119例,以各类制造业为主。其中苯所致白血病53例,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28例,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7例,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5例,联苯胺所致癌3例,氯甲醚和双氯甲醚所致肺癌、β-萘胺所致癌、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和皮肤癌各1例。


4、是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共报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25例。其中放射性肿瘤14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例,放射性皮肤疾病3例,放射性白内障2例,放射性甲状腺疾病2例。


职业病的病因


1、环境因素


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物,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等,凡少量即对人有毒性的,都称为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气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车间空气中,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其危害程度与毒物的挥发性,溶解性和固态物的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



毒物污染皮肤后,按其理化特性和毒性,有的起腐蚀或作用,有的起过敏性反应,有些脂溶性毒物对局部皮肤虽无明显损害,但可经皮肤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者较为少见,常由于毒物污染食品或吸烟等所致。从车间排出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中的毒物,虽不直接使工人患职业病,但能损害居民健康,影响生态,危害也大。


2、社会经济因素


国民生产总值(GNP),财富分配,文化教育水平,生态环境和劳动立法,医疗卫生制度,都可影响职业人群的健康,如生产水平低,设备简陋,需要更多体力工作,或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无效劳动,或骨骼肌肉的损伤性疾病。


3、生活方式


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有工作节奏的变动,工作过度紧张,换班和夜班工作,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或无节制地饮酒等,生活方式常与本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如个人漠视健康和预防的观念,则无视安全规范和自我保健。


4、卫生服务的素质


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至为重要,加强医德,应是卫生服务中重要的观念,为此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COH)在1992年订立了职业医学的医德准则,供会员们遵行。


职业病的预防护理


1、原始级预防


原始级预防的目标是用立法手段,经济政策,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已知增加发病危险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因素,以预防某一种疾病,如已知吸烟导致多种慢和加剧职业病(尘肺),则用改变国家经济政策,禁止青少年吸烟,创建无烟学校,工厂等预防策略,对职业伤的预防,公布劳动法,制订职业病防治条例等法令。



2、病因预防


是从根本上杜绝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应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对化学和物理因素,国家制订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应作为共同遵守的接触限值或“防线”和预防措施的准则。


这在职业病预防方面,常起到有效的作用,对人群中处于高危的个体,可依据职业禁忌证进行检查,凡有该职业禁忌证者,不得参加该工作。


3、发病预防


是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第一级预防措施虽然是理想的方法,但实现时所需费用较大,有时效果不理想,仍然可致病,所以第二级预防成为必需的措施,其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病损而予及时预防,此外,还有长期病假或外伤后复工前的检查及退休前的检查。

喜 欢

374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女人吃什么补血
下一个:老花眼能治疗吗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