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前胡】前胡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6-15     浏览:628    

文章目录

一、前胡的简介
二、前胡的
三、前胡的功效和作用
四、前胡的副作用
五、前胡市场


前胡的简介


前胡,多年生草本,根颈粗壮,上部叶无柄,花瓣卵形,棕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生长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半阴性的山坡草丛中。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安徽省宁国市前胡产量居全国之最。有较高的用价值。


多年生草本,高0.6-1米。根颈粗壮,径1-1.5厘米,灰褐色,存留多数越年枯鞘纤维;根圆锥形,末端细瘦,常分叉。圆柱形,下部无毛,上部分枝多有短毛,髓部充实。基生叶具长柄,叶柄长5-15厘米,基部有卵状披针形叶鞘;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三出式二至三回,第一回羽片具柄,柄长3.5-6厘米,末回裂片菱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无柄或具短柄,边缘具不整齐的3-4粗或圆锯齿,有时下部锯齿呈浅裂或深裂状,长1.5-6厘米,宽1.2-4厘米,下表面叶脉明显突起,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下表面叶脉上以及边缘有稀疏短毛;下部叶具短柄,叶片形状与生叶相似;上部叶无柄,叶鞘稍宽,边缘膜质,叶片三出,裂片狭窄,基部楔形,中间一枚基部下延。


前胡的



前胡的功效和作用


前胡能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


1、前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赤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上八味,细切,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前胡饮)


2、前胡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前胡散)


3、前胡治骨蒸热:前胡5克 柴胡10克胡黄连5克 猪脊髓一条猪胆一个。水煎 入猪胆汁服之。(《国医宗旨》)


4、前胡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前胡(去芦头)、黄芩(去黑心)、石膏(碎)、阿胶(炙 焙)各50克。上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 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温服。(《普济方》前胡汤)


5、前胡治小儿风热气啼:前胡(去芦)。上为末炼蜜和丸小豆大。日服一丸 熟水下。服至五六丸即瘥。(《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前胡丸)


前胡的副作用


《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


《本草经疏》:“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


前胡市场


如何挑选前胡


白花前胡: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长3~15cm,直径1~2cm。表面黑褐色或灰,根头部多有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油点,形成层环纹棕色,射线放射状。气芳香,味微苦、辛。


紫花前胡:根头顶端有的有残留基,基周围常有膜状叶鞘基部残留。断面类白色,射线不明显。


前胡的保存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冬季至次春叶枯萎或未抽花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喜 欢

294

 
上一个:【川牛膝】川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个:【白鲜皮】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