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海螵蛸的用价值 1、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
海螵蛸咸温敛涩,入肝分,具有很好的收敛止血的功能,可以用于崩漏下血等等的症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只要是血病都是可以治疗的。”
治妇女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者,常与茜草同用,以本品收敛止血,茜草活血化癖,二者一收一散,相反相成,功在止血不留瘀,瘀化而血归常道,张锡纯称二者配伍治崩漏“洵有确实经验”。
若劳倦伤脾,冲任不固而崩稀下血者,亦常与黄芪、山茱萸肉等同用。以益气健脾,固冲止血,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固冲汤。治肺胃出血者,常与白及等分为末服,如《中医方剂手册新编》之乌及散,治外伤出血者,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敷,加压包扎,有止血之效。
2、滑精,赤白带下
海螵蛸具有温涩收敛,又能够固精止带的作用,还可以治疗肾失固藏而滑精的患者,可以与丝子、龙骨、山茱萸、沙苑子等等的一起食用,可以奏益肾有固精的功效。
治肝肾不足,任带受损,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可与山、牡舫、续断等同用;若脾虑湿聚,带脉失约而带下色白量多,常与党参、白术、芡实等同用;若湿浊而赤白带下者,可与燥湿止带、止血之白芷、血余炭等同用,如《妇人良方》之白芷散。
3、胃痛吐酸
本品具制酸止痛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寒,胃痛吐酸之证,制酸止痛常与浙贝母同用,如《中文献研究摘要》之乌贝散,并与温中健脾之品配伍同用。
4、湿疮湿疹,溃疡不敛
本品外用能收湿敛疮,治湿疮湿疹,常配黄连、黄柏、青黛、煅石膏等研末外用。治小儿脐疮出脓血,如《太平圣惠方》用本品配胭脂为末涂擦。治湿痒者,《医宗三法》用本品配蒲黄为末外扑局部。《景岳全书》之螵蛸散,以本品同人中白研细末外掺,治湿热溃烂,毒水淋漓及下疳溃疡。
海螵蛸的
海螵蛸的副作用 从目前的研究发现,海螵蛸的副作用不大,但是对于血病多热者来说,尽量不用海螵蛸。另外,人们食用乌贼之后,可能造成中毒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乌贼中含有的多肽物质引起肠运动失调。
海螵蛸中含有一种多肽类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引起肠运动的失调,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有些人食用海螵蛸的时候会出现中毒可症状。但由于这一物质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所以在食用海螵蛸之前,您最好先咨询一下医生。
另外,海螵蛸不能够与白敛、白及、附子一起食用或者入,否则易引起物相克,引发不良反应。
同时,体虚者不宜多服海螵蛸。患有外感急,如感冒的最好慎用。
除此之外,久服海螵蛸容易导致便秘,如果您需要长期服用海螵蛸,不妨适当搭配润肠同用,以避免便秘的发生。
海螵蛸相关医书记载 ①《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②《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③《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④《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⑤《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⑥《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⑦《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⑧《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耳有脓及耳聋。”
⑨《要分剂》:“通经络,去寒湿。”
⑩《现代实用中》:“为制酸,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