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吴茱萸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6-17     浏览:322

文章目录

一、吴茱萸的用价值
二、吴茱萸的
三、吴茱萸的副作用
四、吴茱萸相关医书记载


吴茱萸的用价值


1、它的功能主治


吴茱萸可以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经常是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的治疗,对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高血压也有显着的疗效。同时,它还可以外治口疮、溃疡、牙齿痛、湿疹等。内服的话可以是煎汤、入丸、制散,外用可以研末调敷或者煎水洗,也可以蒸热熨,方法多种。


2、它可以驱蛔虫和抗菌


吴茱萸醇提物对蛔虫有明显的作用,而用它的煎剂经过试验对霍乱弧菌有非常强的抑制功效,用吴茱萸的水浸剂还可以对絮状表皮癣菌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3、它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


吴茱萸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还有增加颈动脉血流量,它的醇提物有镇痛的功效,有一种吴茱萸提出生物碱还有镇静睡眠的作用。


吴茱萸的附方


①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七十丸。(《仁存堂经验方》)


②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兵部手祭方》)


③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为末,汤服一钱。(《圣惠方》)


④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⑤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⑥治头风:吴茱萸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干金翼方》)


⑦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为末,炼蜜丸悟子大。每热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吴茱萸的



吴茱萸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机制】吴茱萸有小毒,含有多种生物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量可致神经错觉、视力障碍。


【不良反应】


服用后可出现猩红热样疹,表现为四肢皮肤灼热、瘙痒不适,出现针尖大小鲜红色丘疹,压之褪色,颈前及上胸融合成片,界限不清,皮温升高。


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模糊、错觉、脱发、胸闷、头疼、眩晕或皮疹。


【治疗与解救】


出现猩红热样疹后肌注苯海拉明,静脉注射25%葡萄糖、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同时口服强的松、扑尔敏等抗过敏物。


中毒后用1:5000的高锰酸钾洗胃,用硫酸镁导泻,内服牛奶、蛋清等。腹痛时应用阿托品或颠茄合剂,视力障碍时可补充B属维生素等,其他对症治疗。


吴茱萸相关医书记载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③《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喜 欢

148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硼砂的用价值
下一个:徐长卿的用价值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