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升麻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31     浏览:937    

文章目录

一、升麻的用价值
二、升麻的
三、升麻的副作用
四、升麻相关医书记载


升麻的用价值


1、升麻的用价值是什么


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下坠;痈肿疮毒。


2、升麻是什么


升麻(拉丁文名:CimicigafoetidaL.),别名:龙眼根、窟窿牙根,中草,为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升麻的根。升麻中材呈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长10~20cm,直径2~4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黄绿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微苦而涩。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植物升麻生于山坡草丛、林边、山路旁、灌木丛中。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四川,青海等省亦产。


3、升麻有哪些临床治疗


3.1、升麻的临床治疗一:治血管性头痛


制升麻、漂苍术、广陈皮各6~10g,炙甘草3g,薄荷叶5g,鲜荷叶1大张(无鲜品者则用干品10g代之,亦可缺,但疗效稍逊)。先以冷水渍前4味15分钟左右,再加入薄荷及鲜荷叶碎片(罐口宜用鲜荷叶覆盖,以防气外散影响疗效;用干荷叶者可用草纸盖罐)。置武火上煮沸后改文火熬3~5分钟取汁,1剂2煎,2次液和匀,候温分2~3次服下,每日1剂。治疗30例,痊愈5例,显效25例。治疗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平均3天。


3.2、升麻的临床治疗二:治胃下垂


升麻、黄芪各20g,云苓、麦芽、党参各15g,山楂12g,鸡内金、白术、枳实、三棱、莪术、川芎、柴胡各10g,红花9g。水煎,每日1剂。随证加减。治疗50例,痊愈16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2例。升麻、枳壳各15g。水煎,分2次服,日1剂。随证加减。3个月为1疗程。治疗50例,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


3.3、升麻的临床治疗三:治带状疱疹


升麻30~50g,煎浓汁用纱布浸汁湿敷患部治疗带状疱疹,3~5天可愈。


3.4、升麻的临床治疗四:治脱肛


党参30g、升麻10g、甘草6g,加水400ml,煎至200ml,过滤取汁,再加水300ml,煎至150ml,2次汁混合,早晚2次分服。小儿用量酌减。结合熏洗法(芒硝30g、甘草10g。加水2000~3000ml,加热至沸5分钟,倾于盆内,待温,坐浴洗肛部,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严重脱肛32例,疗效满意。


3.5、升麻的临床治疗五:治牙龈肿痛


升麻、大黄、银花各20g,黄连、黄芩、竹叶、生甘草各10g(弱者方中量酌减)。上六味放暖瓶内,加热开水1500ml,加盖1小时后即可服用。每饭后服400~500ml,日3次。第二天再加热开水1200ml,服法如上。一般2剂即愈,不愈者,更服1剂。龋齿者加蜂房20g,阴虚者另服六味地黄丸。治疗100例,1剂而愈者20例,2剂愈者49例,3剂愈者28例,加用西愈者1例,无效2例。


升麻的





升麻的副作用


服用过量可产生头晕、震颤、四肢拘挛等证。


升麻相关医书记载


1、《神农本草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2、《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3、《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4、《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


5、《汤液本草》:“《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6、《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


7、《本草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喜 欢

418

 
上一个:【青皮】青皮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个:【皂角刺】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