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肉豆蔻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21     浏览:764    

文章目录

一、肉豆蔻的用价值
二、肉豆蔻的
三、肉豆蔻的副作用
四、肉豆蔻相关医书记载


肉豆蔻的用价值


1、肉豆蔻的功能主治有哪些


肉豆蔻的性味归经:温;辛;归脾、胃、大肠经;有小毒。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2、肉豆蔻有哪些理作用


2.1、镇静催眠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异丁香酚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兔耳iv50mg/kg后,可见睡眠时翻正反射、痛觉反射和听觉反射均消失,睡眠时间平均20分钟8s,有加强戊巴比妥的安眠作用。


2.2、抗菌作用


甲基异丁香酚对金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MIC分别为0.4mg/ml和0.6mg/ml。马拉巴酮B对金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坚忍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前两者的MIC为1ug/ml,后者为2ug/ml,马拉巴酮C对枯草杆菌的MIC为2ug/ml。www.med126.com


2.3、麻醉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榄香脂素对小鼠、兔、猫和狗,iv给后有麻醉作用。


2.4、对胃肠道作用


本品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作用,且具有祛风作用。少量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大剂量则抑制。


3、吃肉豆蔻的好处有哪些


3.1、治疗疤痕


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肉豆蔻与蜂蜜结合是一种有效治疗疤痕的偏方。实际上,这种草不仅有助于防止皮肤过早衰老,还能阻止身体组织退化。这些好处与蜂蜜的抗菌和促进细胞再生特性结合就能产生强大的消除疤痕物质。制配方法很简单,用一调羹蜂蜜与一调羹肉豆蔻粉混合均匀即可。将混合物直接敷在疤痕上保留3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即可。每周重复3-4次,通常可以在2-3周后看到明显效果。


3.2、缓解粉刺爆发


肉豆蔻包含的特定活性物质有助于抑制粉刺爆发。所有要做的事情是将肉豆蔻粉与牛奶混合而成糊糊,然后涂抹在患处并保留1-2小时。不要忘记在治疗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每天做一次,直到粉刺干燥和消失。


3.3、治牙痛


用肉豆蔻与凡士林混合,然后将其敷在疼痛的牙齿上。这种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


肉豆蔻的



肉豆蔻的副作用


1、肉豆蔻的毒理反应


肉豆蔻油的毒性成分为肉豆蔻醚,二者中毒症状相似,肉豆蔻醚对猫的致死量为0.5~1.0ml/kg(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完全),如皮射0.12ml即可引起广泛的肝脏变性。肉豆蔻醚有致畸作用,黄樟醚有和致癌作用。猫服肉豆蔻粉1.9g/kg可引起半昏睡状态,并于24小时内死亡,肝有脂肪变性。


2、服用宜忌


宜忌:本品温中固涩,故湿热泻痢者忌用。


肉豆蔻相关医书记载


1、《本草经疏》


肉豆寇,辛味能散能消,温气能和中通畅。其气芬芳,香气先入脾,脾主消化,温和而辛香,故开胃,胃喜暖故也。故为理脾开胃、消宿食、止泄泻之要。


2、《本草汇言》


肉豆蔻,为和平中正之品,运宿食而不伤,非若枳实、莱服子之有损真气也;下滞气而不峻,非若香附、大腹皮之有泄真气也;止泄泻而不涩,非若诃子、之有兜塞掩伏而内闭邪气也。


3、《本草正》


肉豆蔻,能固大肠,肠既固则元气不走,脾气自健,故曰理脾胃虚冷,而实非能补虚也。


4、《本草正义》


肉豆蔻,除寒燥湿,解结行气,专理脾胃,颇与草果相近,则辛温之功效本同,惟涩味较甚,并能固及大肠之滑脱,四神丸中有之。温脾即以温肾,是为中下两焦之,与草果之专主中焦者微别。大明谓温中下气,开胃,解酒毒。甄权谓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

 
喜 欢

422

 
上一个:【吴茱萸】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个:生石膏的用价值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