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雷公藤的简介 1、雷公藤的其它名称有什么
雷公藤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红、水莽草
2、雷公藤主要产于哪里
雷公藤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
3、雷公藤有什么作用
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但其有大毒,应须谨慎。
4、雷公藤的形状特征是什么
落叶蔓性灌木,长达3m。小枝棕赤色,有4-6棱,密生瘤状皮孔及锈色短毛。单叶互生,亚革质;叶柄长约5mm;叶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4-9cm,宽3-6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际具细锯齿,上面润滑,下面淡绿色,主、侧脉在上外表均稍杰出,五色草种苗脉上疏生锈褐色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7cm,被锈色毛。花杂性,白绿色,直径达5mm;萼为5浅裂;花瓣5,椭圆形;雄蕊5,花丝近基部较宽,着生在杯状花盘边际;花柱短,柱头6浅裂;子房上位,三棱状。蒴果具3片膜质翅,长圆形,长达14mm,宽约13mm,翅上有斜生侧脉。种子1,细柱状,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雷公藤的
雷公藤的功效和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着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2、抗肿瘤作用
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作用
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4、其它作用
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雷公藤的副作用 1、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
不同制剂发生率从5%到78%,其表现主要是食欲不振、上腹不适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发生这些反应的原因是由于制剂中含有的二内酯、生物碱以及树脂类物质对胃粘膜的所致,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还可能导致顽固性呕吐、伪膜性肠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
2、雷公藤对肝脏有一定的伤害
大多数是用后出现转氨酶升高,停后亦可恢复,有极少数病例出现了亚急性肝坏死。
3、生殖系统也会发生不良反应
在女性雷公藤会影响女性卵巢的卵泡细胞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减少、闭经;在男性,雷公藤会累及曲细精管连腔小室的生殖细胞而影响生成,故表现为减少或无症,但对精原细胞影响不大,所以,一般停后,生殖系统功能有望恢复。但由于雷公藤可能对部分儿童青春期的第二性征和性腺发育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雷公藤类制剂慎用于小儿,尤其是大剂量长期应用。特别注意的是雷公藤可以通过乳汁导致婴幼儿中毒。
4、雷公藤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一过性的白细胞、红细胞、粒细胞的减少,这与雷公藤导致的骨髓抑制和慢性肾功衰有一定关系,停后亦可能恢复。
雷公藤市场 取本品粉末5g,加氨水(1→10)湿润,加乙醚30ml,浸泡1h,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分置2支试管中,一管置水浴上蒸干,加冰醋酸0.5ml,醋研2ml,振摇溶解,沿管壁缓缓加硫酸1ml。在两液层接界处即显紫红色环;另一管置水浴上浓缩至1ml,吸取1滴置于滤纸上,喷以碘化银钾试液,吹干后显橙红色斑点。
薄层色谱取样品粗粉2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无水乙醇回流提取2h回收乙醇,然后取出于蒸发血中,加10g中性氧化铝,搅拌均匀,挥干,再置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提取4h,回收氯仿至干,加氯仿1ml溶解即得供试溶液。精确称取雷公藤甲素0.2mg,用氯仿1ml溶解,为对照品溶液。用微量注射器分取样品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点于硅胶G-CMC-Na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2:1)展开,展距l00cm,取出,用2%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液与5%氢氧化钠乙醇液显色(临用时以1:3混合),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相同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