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汉宫秋】汉宫秋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01     浏览:805    

文章目录

一、汉宫秋的简介
二、汉宫秋的
三、汉宫秋的功效和作用
四、汉宫秋的副作用
五、汉宫秋市场


汉宫秋的简介


1、汉宫秋的原形态是卵状披外形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粗直而深。直立,圆形有纵沟纹,密被柔毛,节明显。单叶对生;或下部叶有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外形,长4-9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细毛,叶缘有缘毛。花1-3朵或较多疏生于端成聚伞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长棒形,具10条脉,散生长柔毛,先端5裂,边缘膜质,呈淡紫色;花瓣5,边缘不整齐深裂,呈深红色,爪狭楔形,稍外露;雄蕊10;子房圆柱形,有柄,花柱5。蒴果长圆形,花萼宿存,上部膨大,5齿裂。种子黑褐色,微具疣状突起。花期7-8月,果期9月。


2、性状鉴别全草长可达1m


性状鉴别全草长可达1m。红色,圆柱形,有分枝,节部膨大。叶具长柄,完整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长2.5-5cm,先端凹,基部截形,鲜时紫红色,叶脉色淡,侧脉拱形;有些叶片呈绿色或暗绿色,有的叶脉,干后是枯绿色。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极小,白色或淡,常已脱落。


3、汉宫秋生境分布于山林草地


生态环境:生于山林草地或栽培于庭园。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北达秦岭北坡。我国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栽培者为雌株,不结果实。原产巴西。


汉宫秋的



汉宫秋的功效和作用


1、汉宫秋的功效作用有清热利湿


汉宫秋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崩漏;痢疾;泄泻;湿热带下;痈肿;。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2、汉宫秋的功效作用有治吐血


《泉州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嗽带血,血气燥热。


3、汉宫秋的功效作用有治咳血,痢疾


汉宫秋的功效作用有治咳血,痢疾。


4、汉宫秋的功效作用有治


《文山中草》: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鼻衄,,骨折。


5、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有治咳血


血苋鲜叶、老鼠耳、三桠苦、臭梧桐各15g,水煎服。(《福建物志》)。


6、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有凉血


《泉州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嗽带血,血气燥热。


7、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有治吐血


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有治吐血,衄血:鲜红木耳,每次一两,水煎泡乌糖服。(《泉州本草》)。


8、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有治咳嗽带血


鲜红木耳(单用叶亦可),每次一两半至二两,合猪半赤白肉炖服。(《泉州本草》)。


9、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治创伤出血


红木耳、冰糖各三钱,炖服。(福建)。


10、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有治痢疾:鲜红木耳叶一两,捣汁,调红糖服。(福建)。


11、汉宫秋的临床治疗有治皮肤燥痒


红木耳全草或叶,每次二两,合猪肚油炖服。(《泉州本草》)。


汉宫秋的副作用


1、汉宫秋的副作用


汉宫秋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汉宫秋的人群禁忌


汉宫秋一般孕妇忌用群禁忌。《泉州本草》。


3、汉宫秋的饮食禁忌


汉宫秋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汉宫秋市场


1、汉宫秋的价格


汉宫秋的价格暂未知。


2、汉宫秋的选购方法


汉宫秋全株紫红色,叶片绿色光亮,叶脉呈或红色,叶色艳丽,十分耐看。适宜盆栽、吊盆栽栽培和花坛、花径配置。为一盆栽赏叶植物,或为花坛植物。我国栽培者为雌株,不结果实。


3、汉宫秋的保存方法


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采收和储藏:每年8月收获1次,连根拔出全草,抖去泥沙,晒干。

 
喜 欢

432

 
上一个:百两金的用价值
下一个:蟛蜞菊的用价值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