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禹余粮的用价值 1、禹余粮的用价值与应用有哪些
1.1、涩肠止泻,止血。
1.2、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等症。
1.3、适应征与赤石脂同,治慢性痢疾、腹泻和功能性出血,常与赤石脂同用,方如赤石脂禹余粮汤。
1.4、治女人漏下,或瘥或剧,常漏不止,身体羸瘦,饮食减少,或赤或白或黄,使人无子者:牡蛎、伏龙肝、赤石脂、白龙骨、桂心、乌贼骨、禹余粮各等分。上七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二。白多者加牡蛎的功效与作用、龙骨、乌贼骨,赤多者加赤石脂、禹余粮,黄多者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之。(《千金方》)。
1.5、治大风疠疾,眉发秃落,遍身顽痹: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食盐一斤。为末,罐子固济,炭火一秤煅之,从辰至戌,候冷,研粉,埋土中,三日取出,每一两入九蒸九曝炒熟胡麻末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的功效与作用下,日二服。(《圣惠方》)。
2、禹余粮的生材鉴定方法有哪些
为不规则的斜方块状,一般长6~10厘米,厚l~3厘米,表面淡棕色或红棕色,多凹凸不平,或覆有粉末。断面显深棕色与淡棕色相间的层次,深棕色的部分质坚硬,但可砸碎,砸碎面不整齐而光滑;浅棕色的部分质较松,用指甲可以划动,其粉末极易附着他物。有土腥气,味淡,嚼之无砂粒感。以整齐不碎、赭褐色、断面显层纹无杂石者为佳。部分溶于盐酸。其溶液显铁化合物的各种特殊反应。显微鉴定:薄片中主要矿物为水针铁矿,另有石英、长石、碳酸盐、岩屑及粘土质。水针铁矿于反射偏光镜下:呈胶状结构,蜂窝状构造;粒径为0.01mm。反射色为灰色或灰白色。略见有非匀质,双反射微弱。蜂窝空缺部分为粘土质和石英充填。石英、长石、碳酸盐、岩屑于透射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棱角状;粒径0.1-0.7mm。
3、禹余粮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3.1、禹余粮:拣去杂石,洗净泥土,干燥即得。煅禹余粮: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倒入醋盆内淬酥,捞出,晒干。(每禹余粮100斤,用醋30斤)
3.2、《雷公炮炙论》:凡修治,用黑豆五合,黄精五台,水一斗,煮取五升,置瓷锅中,下余粮四两,煮,旋添,汁尽为度,自然香如新米,捣之,又研万杵,方用。
3.3、《本草蒙筌》:禹余粮火煅醋淬,复用磁钵重擂,水澄汁清,勿留沙土。
禹余粮的
禹余粮的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应立即停。
禹余粮相关医书记载 1、「释名」白余粮《别录》。
1.1、时珍曰∶石中有细粉如面,故曰余粮,俗呼为太一禹余粮。见太一下。
1.2、承曰∶会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尔。
1.3、「集解」《别录》曰∶禹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
1.4、弘景曰∶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佳。近年茅山凿地大得之,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紫色靡靡如面,嚼之无复碜,《仙经》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泽中一种藤,叶如菝,根作块有节,似菝而色赤,味似薯蓣,谓为禹余粮,此与生池泽者复有仿佛。或疑今石即是太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