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槐米的用价值 槐米的用价值
1、槐米能降低血压,预防中风:槐花所含的芸香甙(芦丁)是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维生素,可增强血管壁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韧性,对高血压患者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功效,可预防中风;
2、槐米能凉血止血:槐花主要用于出血属于血热的病症,可配合地榆治疗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痔血,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上部出血如咯血、衄血等。
3、槐米有抗炎作用:大鼠ip本品所含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槐米有祛痰、止咳等作用:本品所含的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5、槐米有维生素P样作用:芦丁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
6、槐米有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芦丁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为95%。此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7、槐米有抗病毒作用:200u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最大的抑制作用。
槐米的用选方
1、槐米治疗疮肿毒,一切痈疽发背,不问已成未成,但{痛名皆治:槐米(微炒)、核桃仁二两,无灰酒一钟。煎千余沸,热服。(《医方摘要》)
2、槐米为凉血要。治胃脘卒痛,杀蛔虫。《本草求原》
3、槐米治中风失音:炒槐米,三更后仰卧嚼咽。(《世医得效方》)
4、槐米治赤白痢疾:槐米(微炒)三钱,白芍(炒)二钱,枳壳(麸炒)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5、槐米治吐血不止:槐米不拘多少。火烧存性,研细,入麝香少许。每服三钱巴,温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槐香散)
6、槐米治疮疡:槐米二合,金银花五钱。酒二碗煎服之,取汗。(《医学启蒙》槐花金银花酒)
7、槐米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纲目》
8、槐米治诸痔出血:槐米二两,地榆、苍术各一两五钱,甘草一两。俱微炒,研为细末,每早晚各食前服二钱。气痔(因劳损中气而出血者)人参汤调服;酒痔(因酒积毒过多而出血者)陈皮、干葛汤调服;虫痔(因痒而内有虫动出血者)乌梅汤调服;脉痔(因劳动有伤,痔窍血出远射如线者)阿胶汤调服。(《杜氏家抄方》)
9、槐米凉大肠热。《医学启源》
10、槐米治暴热下血:生猪脏一条,洗净,控干,以炒槐花末填满扎定,米醋炒,锅内煮烂,擂,丸弹子大,日干。每服一丸,空心,当归煎酒化下。(《永类钤方》)
槐米的
槐米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者慎服槐米。
槐米相关医书记载 《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本草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
《品化义》:槐花味苦,苦能直下,且味厚而沉,主清肠红下血,痔疮肿痛,淋沥,此凉血之功能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是泄肺金之气也。
《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本草求原》:为凉血要。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东北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