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草药 > 

柴胡的用价值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24     浏览:778    

文章目录

一、柴胡的用价值
二、柴胡的
三、柴胡的副作用
四、柴胡相关医书记载


柴胡的用价值


柴胡,苦辛微寒,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有治阳热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等症。柴胡作为临床常用中,临床常配伍应用,总结其有疏郁、升清、散邪、清热之功。


疏郁


柴胡长于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机,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又谓:“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能疏通胃气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正说明柴胡有疏郁作用。可治疗肝郁之疾、胆道疾病、之症。例如常伍等。代表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均以柴胡为主。


升清


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于上。李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于上。”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散邪


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所重视,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温散配,平散配、生姜,补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清热


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言其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有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丹皮、栀子等品。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使之,其效验迅捷。《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柴胡的



柴胡的副作用


柴胡毒副作用: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特别是在服用这种中材的时候一些饮食需要特别的注意,具体的柴胡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1、感冒患者不适合服用柴胡,避免不舒服症状加重。


2、如果在服用这种中材三天之后不舒服的症状都没有消失,那就应该停止服用,并且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年老体弱、期间、不如期间、怀孕期间以及小朋友都应该谨慎服用柴胡,特别是应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4、虽然柴胡具有一定的退热效果,但并不是所有发烧情况都适用。如果体温已经超过了三十八点五摄氏度,那就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5、在服用柴胡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体是否会对这种中材产生过敏情况。如果是过敏体质患者,应该慎用柴胡。


6、在服用柴胡这种中材期间,不应该和其他的滋补性中成一起服用,避免两种材互相接触发生反应。这样不仅会影响效的吸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其他毒副作用。


7、柴胡泡水的禁忌还包括了一些饮食注意事项,例如不可以服用烟酒、辛辣食物、油腻食物以及生冷食物等。


8、如果是患有肝、肾、心脏等内脏方面疾病的患者,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服用柴胡都应该特别慎重,最好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柴胡相关医书记载


1、《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2、《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3、《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4、《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5、《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


6、《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7、《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8、《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9、《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1、《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喜 欢

431

 
上一个:通草的用价值
下一个:黄柏的用价值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