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中医术语 > 

中暑会不会身上发烫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11     浏览:454    

文章目录

一、中暑会不会全身发烫
二、中暑后该怎么办
三、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会不会全身发烫


1、中暑会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的症状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时间过长时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或伴有晕厥等症状。早期症状主要有全身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随之就会出现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发热、晕厥、嗜睡,等症状。应及时迅速搬离高温环境,选择通风阴凉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等。



2、中暑会出现严重的疲倦感、头痛、心慌、口渴


中暑会身体发烫。中暑的主要症状,大致是严重的疲倦感,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进一步则有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仅稍微偏高,生理调节功能虽然异常,组织细胞却还没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这也是热衰竭和热中暑的根本差异。


然而,单凭症状要明确区分两者是很困难的,临床上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热衰竭跟热中暑常只是一线之隔,都需要积极降温及补充体液,以及适当的医疗介入。热衰竭如果没有获得适当的治疗,下一步往往就是更严重的热中暑。


3、中暑会出现出汗的症状


中暑前出汗是正常的,这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反应。但是,如果经常中暑,是中暑治疗不当造成的中暑治疗后遗症。多出汗也就可能是在中暑时,物强行排汗造成的后遗症。


中暑后该怎么办


1、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的地方


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给患者服用藿香正气水


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穴位


如果患者一直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5、给患者喝些含盐的凉开水


中暑的早期只是感到有点头昏眼花、乏力、胸闷和轻度的恶心。这时到较凉快通风的地方,喝些含盐的凉开水,休息一下往往就会好转。


6、应及时送医院


严重中暑的病人会出现全身痉挛、神志不清、,甚至因高热、呼吸循环衰弱而休克,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如何预防中暑


1、充足睡眠养足精神


夏天中午,烈日当头,酷暑炎炎,人们容易疲劳犯困。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避开高温还可以养足精神,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2、适当饮水补充水分


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3、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小贴士: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4、健康饮食增强营养


夏天为预防中暑,也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5、合适穿着轻薄、色浅


夏天穿着的衣服应该选择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如白色、灰色等)并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遮阳伞,有条件的可以涂抹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霜。如果衣服被汗水浸,应尽快脱下换上干净的衣衫;以免汗水中的盐分风干后,影响衣服的透气度。

 
喜 欢

182

 
上一个:儿童肝火旺盛怎么调理
下一个:儿童肝火旺怎么调理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