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氯霉素的副作用是什么 1、氯霉素对血液系统有什么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最严重的一种,多在用后2~8周发生,死亡率超过50%。表现为不可逆地全部血细胞减少,多因出血、感染等因素死亡。其发生与用剂量无固定关系,发病机理尚不清,可能与遗传有关。另一种为中毒性骨髓抑制,临床表现贫血或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其发生与用剂量密切有关,当血浓度超过25μg/ml时容易产生此并发症,但停后可恢复。其发病机理是骨髓细胞线粒体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受到暂时抑制。
2、氯霉素与灰婴综合征有关吗
早产儿及新生儿接受大剂量氯霉素后引起的一种全身循环衰竭,表现腹胀、呕吐、皮肤苍白、紫绀、循环及呼吸障碍,常在发病数小时后死亡。其发病机理是早产儿或新生儿的肝脏葡萄糖醛酸的结合能力不足和肾小球滤过氯霉素的能力低下,使体内的游离氯霉素浓度显著增高,直接抑制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
3、氯霉素对消化系统的副作用有哪些
常有轻微恶心、呕吐、腹泻、纳差等。
神经系统:少数病人可出现视神经炎或伴有周围神经炎。极少病人有头痛、抑郁、精神障碍。
氯霉素曾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后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故对其临床应用现已做出严格控制。可用于有特效作用的伤寒、副伤寒和立克次体病等及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氯霉素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也常用于治疗其他物疗效较差的脑膜炎患者。必要时可用静脉滴注给。
氯霉素是什么 1、简介
氯霉素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抗生素,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需慎重使用。
2、性状
白色针状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中易溶。在干燥时稳定,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安定,煮沸也不见分解,遇碱类易失效。
3、主要用途
属广谱抑菌抗生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由于不良反应严重现用得越来越少。
氯霉素怎么用 1、效学为广谱抑菌剂
通过脂溶性可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抑制转肽酶,使肽链的增长受阻,抑制了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高浓度时或对本品高度敏感的细菌也呈杀菌作用。
氯霉素一般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菌强。敏感菌有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等
2、动学
氯霉素给犬内服后易于吸收,2h左右出现血峰浓度。猪内服的情况与犬相似。给马内服需高剂量(50mg/kg)才可产生短暂(不到8h)的有效血浓度(5μg/mL以上)。成年反刍动物(牛、羊)内服常量达不到有效血浓度,可能是通过瘤胃时部分为瘤胃微生物所迅速降解。犊牛内服本品亦需要较高剂量(150mg/kg)才能达到有效血浓度。
3、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主要用于防治畜禽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如幼畜副伤寒、幼畜白痢、仔猪黄痢、鸡白痢、鸡伤寒、禽大肠杆菌病。对牛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及敏感茵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感染也有疗效。外用治疗牛、羊腐蹄病、牛乳腺炎、炎及细菌性眼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