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三针指哪几个穴位
肩三针穴是肩部三个穴位的总称,但具体指哪三个穴位,则有不同的说法。传统说法肩三针穴指肩k、肩贞及肩前;也有指肩k、肩前、肩s者。本文采用肩前穴、肩k穴、肩s穴三个穴位的合称的说法。肩k穴、肩s穴分别为下面分别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而肩前穴为一经外奇穴,临床上经常运用此三穴位治疗肩周炎
肩三针穴位位置图
1、肩前穴
【】在腋前皱襞纹头上1寸---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臂顶端与肩k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肩臂痛、臂不能举。
2、肩k穴
【】在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3、肩s穴
【】在肩部,在腋后皱襞纹头上1.5寸--肩k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
肩三针的作用
肩三针各自适应症分述如下:
肩k: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即是本穴。《针灸甲乙经》:“在肩端两骨间”;《千金要方·诸风》:“在两肩头正中”;《循经考穴编》:“膊骨端上两骨罅间,举臂平肩陷中(一云当微前些),下直对曲肘缝尖,须搁臂纵或转手插腰,缓缓下针。”
功效:对这3个穴位进行艾灸或者,能够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主治:古代记述:肩中热、肩冷,指痹臂痛,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瘾疹,手臂挛痛,臂细无力,筋骨酸疼,风湿搏于两肩,四肢热。近人报道:中风偏瘫,高血压,肩关节周围炎,荨麻疹。
肩s:手少阳三焦经的第14个穴位。肩后三角肌上部,肩峰后下方,举臂外展时呈凹陷处。主治:古代记述:肩重不举、臂痛、中风偏瘫。近人报道: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
肩前: 经外奇穴名。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臂顶端与肩k穴连线的中点。肩前穴的主治疾病为:肩臂痛、臂不能举。
目前临床肩三针穴主要用来治疗的疾病
1.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由于所有的腧穴均有近治疗作用,而肩三针穴位于肩部,是局部取穴的典型代表。采用蜂激后可直接作用于肩部,有通络止痛、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的作用。加上蜂针本身有蜂毒的强大治疗作用,用蜂针作用于肩三针穴是临床上疗效非常确切的一种治疗方法。
2.颈椎病、中风后遗症、脑外伤等引起的肩臂麻木、乏力、肌肉萎缩、半身不遂等。
3.急性外伤、各种骨关节病等引起的肩臂疼痛。
4.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